本文目录一览

1,转型教育要怎么做

我们认为,转型教育就是依托人本教育思想,回归教育本质,针对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形成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有进一步求学需求、但不符合目前普通教育中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要求下的学生群体,在必要的技能教育以外,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方法和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弥补其以往所受教育中缺失内容,以提高他们综合素质为手段,先育人后教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适应时代主流文化特征、具有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并具备一定技能的社会职业人才的一种新型教育思路。 与一般的素质教育的最大不同是,基于教育受众的自身特点,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信,填补学生以往教育中的断层,从行为习惯、道德品质、专业素质、职业技能等方面循序培养、逐级上升,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 “立足社会,家庭放心、社会放心”、有责任感的职业人才。
育虫

转型教育要怎么做

2,如何从教育行业转型到互联网

作为传统教育培训机构,已经认识到了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是非常难得的,而如何转变思维,便是带给传统教育企业的困惑所在。“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虽然教育巨头们纷纷发力线上教育,但到目前为止效果并不理想。这里出现的问题,或许是基因不同,据悉,目前在线教育的主流模式有三种:媒体平台(广告模式)、交易平台(佣金)、内容(收费)。简单说,线上教育主要完成三个目的,通过网络找教材、找课程、找老师。其具有轻生产、跨地域、标准化、可复制、个性化、移动化、视频化等优势。互联网和线下是两辆不同速度前进的列车,虽然互联网的速度比线下要快,但是开在最前面的是线下,已经开了两千年了。而互联网才刚刚开始,所以从起点出发,速度虽然快,但仍然落在线下教育的后面。所以,从专业角度上讲,传统教育行业有自己的优势,如何转型,如果用线上的工具和系统、平台来加强其线下资源,一旦将线上和线下结合形成良好补充和互动,传统教育行业在互联网平台将会有自己的闪光点。
楼主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201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传统企业普遍感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仿佛一夜之间突然感到了巨大压力和恐慌。 下一步怎么办?若按部就班,不触网,不转型,明显是等死;而若转型,如何转型?转型后的经营模式是什么?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会不会是找死?心里普遍没底。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尤其是渠道型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b2b\b2c\c2c\c2b)和服务型企业(如百度、腾讯等)以及 传媒企业(如新浪、网易等)跨时代的走在了前列,而生产型企业远远滞后。 自2013年上半年,个别生产型企业才猛醒追赶,尤其以小米为代表,仅1年时间, 销售额就从10亿突破100亿(在过往传统企业中,一家生产型企业若想销售额从10亿突破100亿,通常需要10年以上时间)。 自此,移动互联网真正开始 对传统的生产、渠道、服务、传媒等90%以上市场化程度高的行业产生现实的根本性冲击,使上述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致命打击,迫使这些传统企业不得不考 虑革自己的命,触网和向移动互联网快速转型。

如何从教育行业转型到互联网

3,请问大家做教育顾问之后能转型做什么

理解你转行的想法。女孩子有家了就想轻松稳定一些,抽出时间照顾家里。或是觉得销售压力大,特别是教育行业,育人育德,品质好的人会因为负责而承担更多压力。如果家庭情况好的话,建议自己开个小店,不为了赚太多钱,就是有个事做当消遣,好好选地址和项目,收入一定够自己平时开销的,稳定了再雇人,自己就可以抽身了,不会有很大压力。如果不打算开店,可以转做教务,销售压力小点,负责任就行。或是做补课老师,你学历高,而且一直在教育行业有一些资源可以用。不建议彻底转行,除非家里帮忙介绍,不然教育行业毕竟还没那么现实,社会上其他行业的猫腻太多,铜臭味太重,不适合多年教育行业出身的人,怕你不适应。 来自职Q用户:胡先生换个地方,转做教育行业高级管理岗 来自职Q用户:杨先生
教育顾问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心理素质为核心,以整体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业成绩为目标,通过心理训练技术、教育管理技术与理念的综合应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个性化的学习问题与心理问题解决方案,帮助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所遇上的各项困难和挑战;为学校提供校本管理与校本课程设计的咨询与师资培训服务。教育顾问,负责从事招生咨询工作! 一、教育顾问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热情接听咨询电话,预约并接待来访家长,根据综合情况了解和测评结果,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学科学习咨询,并达成课程销售; 2)确保按时完成学校下达的个人销售任务和指标,以及完成团队销售任务和指标; 3)负责为已付费的学员安排班主任,并配合班主任完成学员入学的各项工作; 4)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与家长保持经常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关系,以维护学校的形象; 5)协助学校处理校内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策略与心理治疗; 6)组织并参加家长座谈会,向家长汇报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保单,续费,引导和推荐; 7)汇总个人市场、销售等数据,完成各类相关报表的制作,以及客户信息数据的及时输入; 8)监督配合相对应班主任的专业服务工作,以提高续费推荐比例; 9)完成学校交待的其他任务。 二、教育顾问任职条件如下: 1)有教育类本科以上学历。(对教育理论等很熟悉的其它专业也可); 2)有教育机构相关工作经验优先; 2)职业形象好、气质佳、成熟、自信、稳重,言谈举止大方得体,有激情,有亲和力; 3)具有较强的沟通说服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抗压能力; 4)热爱教育事业,有进取心,执行力强,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意识和学习能力。

请问大家做教育顾问之后能转型做什么

4,推进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几点建议

根据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14.9万所,2013年全国接受各种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678.6万人次,接受各种非学历中等教育的学生达4914.7万人次,我国整个教育培训市场规模达1.2万亿。仅在线教育一个板块2015年市场规模就已达到1600多亿,按平均增速40%来推算,2016年可达到2260亿元。但从教育培训体系来看,总体上来说供给侧是缺失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思维模式僵化;教师队伍与社会发展的脱节;社会需求与教育培训机构的供给严重脱节;职业教育的长期边缘化。为此,建议:一、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打造枢纽型开放平台。1、以行政主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为载体,打造枢纽型开放平台,这是基于“互联网+”的良性循环生态圈,一方面把社会培训机构从传统的办学模式中脱离出来,不拘泥于几间装修规范的教室,另一方面甚至不需要再独立建设网站、在线教育平台,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开发和人员成本的支出,支持教育内容创业者,支持教育方式的创新者,让为师者乐教,让求知者乐学。2、推进社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角色教育设计。大部分在职在岗学员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需求和岗位的对接有强烈的渴望,基于职业角色的教学设计使得课程具有职业性特点,课程设计尽可能来源于实际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需求,每个工作情境或工作任务都来源于生产实际。通过对职业角色的模拟训练,学员到实际岗位以后就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达到触类旁通、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目的。并且,根据教学对象、教学活动、空间的不同或变化,不断更新、变化教学设计,从而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状态。3、融合互联互通的优势,集合大数据应用、语音识别、人像识别、三维模拟、VR等互联网技术,开发“微课”资源,破除“在线教育就是课堂常规教育平移到互联网上”简单认识,把互联网中碎片化、分散化、低效化的知识,利用系统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手段将职业教育立体、简洁地传授给学员,这不仅是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的趋势,也终将是社会培训机构转型升级、取代传统学校教育而成为主流的必然选择。二、创新“互联网–”的做法,夯实职业教育培训的基础。1、做好示范性培训基地的建设。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为契机,梳理和整合区域内的核心功能发展资源,建设、完善示范性培训基地,如安全生产、精密仪器等,一是减少同行业、相近企业之间的重复性建设投资,二是为打造集示范教学、职业培训、参观旅游、拓展教育、展览展示、创新创业指导等具有综合功能的海绵化培训基地,从而提高基地的营收能力、延展能力。虽然建筑业是北京非核心功能的疏解产业,但只要北京地区有工程建设,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包括入职培训、继续教育培训、职业功能升级培训、安全生产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就要作为配套工作存续。在落实建设部、市建委在2014年提出的“建设专业化培训基地,提升建筑业转型升级”政策时,才认识到十几年来北京地区建筑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培训一直停留在理论培训、考试取证的层面上,模拟训练主要找建筑工地打游击,诺大的北京竟然没有一处标准化的建筑业示范培训基地。2、推进社区教育工作与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发展。社区教育的功能和定位在2016年7月21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已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这将是职业教育细分化、终身化、普惠化的重要推手,但是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品质化、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指导人员、资金支持、培训内容等因素的制约下,有吸引力地高效运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达不到的,而与社会培训机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的师资、平台、专业化培训课程,推动社区教育的运转,将会起到多赢、互补、共生的协同发展的局面。3、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是个性化、专业化教育的起点。服务于核心功能的推进,引导社会消费资源的开发,社会培训机构只有与区域内的经济工作、社会服务同步发展,因地制宜,才能体现出强有力的生存能力。不是只有跨区域办学才能做大,也不是多元化发展才能做强,与社区教育工作相结合是因地制宜,参与并完成政府购买服务是因地制宜,为企业定制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培训是因地制宜,做好本地区高校、中职学生的入职教育是因地制宜,对转移或行业过剩从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服务非首都核心功能的人口疏解工作也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是“一对一”教学方法,也不是“小班授课”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以人为本,这要解决“生存”和“生活”的两个方面的命题——要“生存”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发个体的技术潜能,引导并体现出其一技之专长;要“生活”得踏实就要明白个体存在的价值,离不开人文修养的辅助指导,这是我们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工作缺失的重要环节,导致“以工作为苦”的浮躁思想广泛存在。社会培训机构专注于个性化职业教育,就要从因材施教入手,做好“务实”与“务虚”两方面的工作,解决好“深度”和“温度”两个层面的问题,这是社会化职业教育精细化分工的需要,也是社会培训机构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三、放下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为社会培训机构松绑。1、正名。2016年3月16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正名,从而确认其专业化、国际化的“社会服务机构”的身份,这将使学校的功能定位“名正言顺”,少了歧视性色彩。2、确定公益属性。社会培训机构的“非营利性”性质已很难适应社会服务机构的现代化发展,这一属性导致学校不能申请贷款、不能抵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壮大。任何一个机构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政策的指导、金融资金的支持,成长不起来的社会培训机构也无法承载社会服务的功能。界定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公益”属性而非“非营利性”的表述,对公益业务和营利性业务区分审计,有利于社会培训机构的转型升级。3、修正注册条件。(1)学校名称去区域化限制,有利于社会培训机构品牌的塑造;(2)办学范围的区域限制规定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现在已无实际意义,连朝阳区都走不出去,又怎么能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反之要大力鼓励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办学;(3)办学条件之一是需要300-500平方米的办学、办公面积,这对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严重的束缚。一是与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背道而驰,二是高昂的房价、租金已成为社会培训机构沉重的包袱,且一般在周末进行面授课的情况也导致了教室的大量闲置,三是有关“禁止公办学校出租房屋”的规定给社会培训机构关上了一扇合作发展之窗。四、引导“做强”而非“做大”,鼓励联盟化抱团发展。1、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的不积极、不主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社会培训机构要主动出击,积极寻求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合作,一方面可以把优秀的企业文化植入到职业培训之中,培训企业忠实的员工,另一方面也是引导学员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优秀职业精神的需要。2、希望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下设立“共创教学生态空间”,共建培训教室,与企业、高校、社区协同发展,形成教育联盟,在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鼓励社会服务机构轻装上阵、专注于专业化、公益化的职业教育发展。3、引导有实力、有水平的优秀的社会培训机构向更高层次的职业培训学院、职业教育集团转型升级。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文章TAG:教育  教育行业  行业  转型  教育行业转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