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如何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来源:整理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2025-07-14 22:28:28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如何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后,使我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必须在平凡的工作中得以体现;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努力践行。 一、爱国守法。不仅老师自己要爱国,还要将爱国精神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从小就又爱国守法的意识。 二、爱岗敬业。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一定要坚守岗位,踏实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力争上好每节课。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三、关爱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学生的健康,用爱心去浇灌每一株幼苗。 四、教书育人。努力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熏陶。五、为人师表。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 六、终身学习。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以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做一名“学习型”的教师,时刻注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我想: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的行为思想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不仅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还要做知识和文明的传播者,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用规范的行动影响学生,为培养人格健全、德才兼备的人才而努力工作。
2,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
教师道德,简称“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是教师的从业之德,是对教师这一行业者的道德要求。它是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它包括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范畴、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等内容。师德是教师职业实践的产物,具有稳定性和继承性的特征,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其内涵而言,师德通常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主要包括:(1)忠诚于教育事业。要求教师正确处理事业需要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严谨治学、勤于进取。(2)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它要求教师践行以学生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因材施教,诲人不倦。(3)团结协作。要求教师正确估价个人的作用,尊重他人的劳动,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彼此互勉共进;关心集体,维护学校的整体利益与荣誉。广义的师德包括对教师个人道德的全面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并不局限在课堂上,教师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都是一种教育。要承担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职责,教师对自身的道德、人格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在教育工作中做到严于律己,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还要模范遵守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在各个方面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教师之所以要遵守职业道德,主要是因为,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教师的职业道德体现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着整个社会教师的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搜
答:作为新教师,通过近段时间认真学习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深刻认识到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所以的教学当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依法执教。要认真、踏实地做以依法管教、依法行教、依法保护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2)、爱岗敬业。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运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3)、热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能溺爱,又不能宠爱,主要表现在:①爱而不溺,严而有格;②尊重信任,循循善诱;③公平公正,一视同仁。 4)、严谨治学。作为新老师也要时时刻刻的不断自我提升,不断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做到:①刻苦学习锲而不舍②要将"刻苦"与"严谨"相结合③学而不厌做到"三勤"。 5)、团结协作。这是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当学会团结协作,可以很好的促进教学,应该做到:①谦虚为怀自知之明;②严以律已,以诚待人;③相互帮助通力合作;④学习先进共同提高。 6)、尊重家长。教师应该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联系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尊重家长。其方法有:①主动联系及时沟通;②听取建议积极配合;③平等待人尊重而不迁就;④宣传教育科学改进教育方法。 7)、廉洁从教。廉洁从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部分,其明确要求我们:①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利;②廉洁自律,不坠秽污俗沼之中;③公正从教,以廉明维护教育公正。 8)、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要认真实施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必须牢记它的具体要求。①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②做高素质的教育者;③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尊重学生,为学生着想,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树立榜样,找到学生们喜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并且让学生对你产生好感(可以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开一点小玩笑,不要常常发火,多面带微笑),最后在细节上多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保持幽默,课堂上不要很严肃,谨记“诲人不倦,面带微笑,树立榜样,不要严肃,多开玩笑”
4,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那些职业道德素养
一、作为教师,要有崇高的师德,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要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要时刻注意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个学生,感染每一位家长。二、教师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丰富而扎实的专业知识。一、端正的工作态度。1、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2、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二、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三、良好的师德修养。四、要有不断学习、进取创新的精神 勤于学习,充实自我。1、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呢?高2008级即将毕业了,两年的教学让我体会了很多的东西,教师不不是园丁,也不是蜡烛,更不是神—— 不可否认教师是一种职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人绝大多数是谋生者,不可避免的教书成为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好老师呢?汶川大地震中,涌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其中北川中学的一名老师在最危险的时候让学生先离开,但是自己最后却被埋在了教学楼里,是本能让他这样做了,我不知道他的教学成绩有多好,但是仅凭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一定是个合格的教师,他用自己的行动给学生上了一堂最好的教学课。我想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首先: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知识 这应该是作为一个老师的必要条件。要有充分的不断更新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正规还不失独特的教学方法。 有人看到这些后会说,别说了空谈自相矛盾。稍加解释一下,我说的正规是要完成国家对教学要求,教育要照顾到方方面面,但又不要成为教条的奴隶把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教学中,具有自己的的特点,使你的教学从容不迫,就像高山流水般自然流畅,给学生艺术般的体验。要达到这种境界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是十分丰富,怕真是空谈。这就要求要求老师要“学无止境”,要终身与书为伴,跟着时代的节拍,走在时代前沿,让internet成为你的血液,帮你更新营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永不枯竭的新知识。如果育人的我们不如正教学生更能融入社会,更能接受新知识,更能跟上时代的脉搏,我们都落后了,我们还去教谁啊? 还不止如此,教师除了博学多才外,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师会和让学生会是两码事,不管教师的知识水平多高都不代表他的学生水平高低。教法是联系教师知识和学生头脑桥梁,让学生学会是教师必须做到的事情,对于教师来讲教和教法尤其重要。一堂课课是不是一堂好课,关键看老师上课的方式是否能被学生乐于接受,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口味,是不是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话语,新颖的授课方式,化繁琐为简单、死板为生动的能力,必将使学生听起来轻松而易掌握。这是大多老师一直孜孜不倦追求的一种境界。没有这样的课的老师说是好老师,怕是有些牵强。 其次:教师自己应该有健康的心理 老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有问题的老师怎么能教好学生。近年来的大量调查资料表明有相当多的老师有心理疾病。部分教师自私心理严重,合作精神差。本人是教师,说这些有些大逆不道,但我还要说,不说不为快,不妨把本人也算一份,免得大家群起而攻之。 有资料表明,个别教师把学生打成残废有之,让学生相互打耳光者有之,罚学生抄作业几十遍者有之,要学生吃屎者有之,等等。也许教师是有很多委屈,但我们面对的是正处花季的儿童、青少年啊,我们得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得给他们作榜样。如果老师因为自身原因而去体罚学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些都是教师自己心理有疾病的表现。老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老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老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会使其在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机能都得到正常的发挥,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上课,即使我们在课前受了委屈,我们也应该把这些抛在脑后。不应该把丝毫对他人或领导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因为那些和学生无关,这点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还是合格的老师吗?那和好老师更是无缘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调整自己的心理,维护和提高心理健康,从而保持自身良好状态的心理健康去影响学生。把不该带入课堂的在教室外就消化掉教师其实你是学生优良心理的大部分,是他们真正的榜样,话说回来学生学生和你一样心里不健康,你说怪谁呢?虽不能说全是你的错,难道你没影响他吗? 再次: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健康 我们都说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呢?教师如果把教学活动简单理解为传授道理、讲授知识、解答疑难问题,那么会出那样的人才吗?所以除此之外,更应注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关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是做好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充分条件。有人说:现在的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再去关心他们的生活岂非多余,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生活在学校里的学生当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爱护。而且老师的关心往往更理性,也更让学生接受。更何况越是生活物质无忧学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越能使得心理问题突出。关心学生的衣食住行,会让学生感觉到长辈的关怀,集体的温暖。也会让学生家长更加理解老师,和老师形成合力,教育好学生。而不关心学生的生理健康有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现在社会犯罪低龄化,大多是因为其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至。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教育得就得尊重、理解、贴近他们;还要建立正确的学生观,了解学生的需要,做一个服众的威而有信的老师;更应该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有了错不管不问肯定是不对的,但是有了错就劈头盖脸的不讲方式不讲场合的批评反倒会起反作用。我们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要让我们的管理是学生更愿意在护自己的形象,而不是把学生的形象当众撕毁。让学生自觉地去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自觉遵守学校纪律,主动努力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国家栋梁。本文主要摘自李海波的《怎样做新时期的好教师》
文章TAG: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如何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