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职业教育法,中职生为什么要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
来源:整理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2025-07-20 16:49:10
本文目录一览
1,中职生为什么要学习职业道德与法律
以防以后出去社会没有这么盲目了,这是其中一点吧......
2,职业教育法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很重要这有没有语病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发展好了,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并有效分流高考升学的压力,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为深化教育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我国有比较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学历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中专、职高、技校、成人中专)——》少量的初等职业教育非学历的:职业技能培训(包含很广)
3,国家对职业教育是怎么定义的
职业教育(vocational 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目 录一、教育类相关法律法规(一)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9月1日起施行)2.《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2004年7月1日起施行)4.《国家有关部委对国有企业分离办学职能的意见》(2005年10月16日)5.《厦门市财政局 厦门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6年9月26日)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7.《关于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意见》(2012年9月7日)8.《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2年6月)9.《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的意见》(2012年8月29日)10.《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2年9月7日)11.《青岛市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二)职业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9月1日起施行)2.《青岛市职业学校管理条例》(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9月25日)4.《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4年9月14日)5.《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5年1月14日)6.《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2005年2 月28日)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年10月28日)8.《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2009年2月)9.《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8月30日)10.《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1年12月24日)11.《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 》(2012年5月4日)12.《关于实施中德合作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通知》(2012年2月15日)13.《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2005年6月14日)14.《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意见》(2012年2月28日)15.《青岛市开展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16.《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三)民办教育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04年4月1日起施行)3.《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2005年6月14日)4.《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5.《青岛市民办学校设置规定》(2008年11月20日)6.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4,为什么技能鉴定职业技能鉴定要以实际操作为主要依据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技能鉴定分为知识要求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内容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即考试大纲)和相应教材来确定的,并通过编制试卷来进行鉴定考核。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是承认的,可以作为求职、加薪、评职称的有效凭证什么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现的是“国家认证”。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突出特点是“国家权威”、“国家承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就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依据之一,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正的有效证件。如果说学历证明是学习经历的证明,那么职业资格证书应该是职业能力的证明,是作为从业人员获得职业等级的法定依据。 现在发证的单位很多,如何判断哪一个是国家承认的职业资格证书? 有一个最简便的方法,看看证书上有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带有国徽的印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是国务院授权的国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地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各自区域内的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带有国家劳动和保障部的国徽大印),是受《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保护的,属于国家认证,全国通用,具有百分之百的政策含量。 国家其他部委和一些协会、联合会出于对人才的需求,也进行了一些培训和认证,这些培训和认证事实上也为社会造就了一大批人才,但是这些培训和认证只能是“行业认证”,所发证书是行业内部的培训证书,没有什么政策含量。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背后是国家考试制度,所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其他部委、协会、联合会颁发的证书有法律意义上的本质区别。 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证书有什么作用?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个人职业能力的体现,现在就业竞争压力日趋加大,毕业时仅凭一张大学文凭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多一张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增加竞争资本,多一份筹码。作为行业准入的条件之一,国家级职业资格考试近年来发展迅速,一些技术性强、服务质量高的行业大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证制度,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对应的资格考试才能“入行”。如果没有资格证书,就难在激烈的职场上与他人竞争。 职业技能教育和学历教育区别与联系? 区别: 学历教育:学历是指学生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利的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 职业技能教育:是相对学历教育而言的,他的课程内容面向实际,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从而可以胜任现在用人企业的用人需求,达到就业的最终目标。 联系:如今,作为完善就业市场机制的重要手段,职业资格证书已开始在劳动力市场发挥就业通行证的作用。职业资格鉴定在社会中,特别是校园中的普遍认同,客观上要求教育者对此要有正确、健康的引导,在将职业资格证考试课程与学校开设的理论课程结合,同时各专业可参照就业准入的职业目录,调整和补充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学生取得一项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开设与相关学历衔接的课程,作为学分记入学生档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哪些人需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1、在职人员。到职介机构求职的劳动者到实行准入控制的工种范围内就业时,必须具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发布技术工种人员招聘广告时,必须在应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中注明职业资格要求。 2、新生劳动力。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大学应届毕业的新生劳动力,不但要经过职业培训、职业教育,取得毕业证书,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实行准入控制的技术工种范围内就业。 3、在职人员。对从事技术工种而还没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在岗人员,必须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再上岗。 4、转岗人员。对已经有职业资格证书,但是又更换了的在职人员,必须重新参加职业培训,取得现在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再上岗。 5、政策性安置人员。用人单位安排国家政策性安置人员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应当先组织培训,达到相应工种(职业)技能要求后再上岗。 6、下岗职工。下岗职工再就业前都必须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拿到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再就业
文章TAG:
为什么 什么 职业 职业教育 为什么职业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