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职业素养提升,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我给你几点意见吧,仅供参考,希望能有帮助: 一、专业能力:对于大学生来讲,专业是唯一的优势,这块一定要过硬; 二、心态: 1、先学习,后批评;大学生很容易给人的感觉就是爱批评,当年我也是一样,先学习到加紧人的长处。但不是讲不能提批评,有不当的地方一定要提的,但应有问题,也有解决方法,不要只有问题,没有方法。 2、吃苦的准备; 三、综合能力 1、人际关系能力,主要是团队合作能力; 2、责任感。
大家都在找

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计划

2,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书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在本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价值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门主要专业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及应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施工的组织方案,是指导全面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的法规。只有坚持施工程序,重视施工准备,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计划组织全现场的施工活动,使建筑施工活动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管理和控制状态,对企业提高生产能力,加速工程进度,降低成本及改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课程与专业培养目标 (1)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课程按照建设部建筑施工技术专业专科培养目标的要求,运用模块式课程结构,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理论部分以够用和满足岗位和职业能力的需要为原则,重点以提高学习者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力图以建立在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下,为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而服务,通过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强化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熟悉建筑施工组织概论及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编制方法;熟悉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参数及分类,掌握流水施工的编制方法;熟悉网络计划的概念和组成,掌握网络计划的绘制方法和参数计算方法;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和内容,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熟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概念和内容,掌握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方法。 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训,培养学生具有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组织工程项目的流水施工,绘制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的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并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图的能力。 态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公共道德。 (2)课程的职业岗位指向 在专业调研及岗位工作过程分析的基础上,以建筑施工现场一线生产及管理岗位中具有相近知识、能力、素养要求的岗位集合,形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主要岗位是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检测员、造价员。本课程为土建施工企业的施工员职业岗位必备知识。 (3)课程目标体现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结构的分解,专业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分为十二项综合能力、五十九项专项能力(见附表)。本课程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施工员的职业岗位职责与能力来遴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工程项目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工学结合,把“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加强对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建筑施工组织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 1、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标准的要求 施工员岗位职责要求施工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能编制各项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质量、技术方案,能编制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及人力、物力计划和机具、用具、设备计划,能合理规划布局现场平面图。本课程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职责—任务—工作流程的分析为依据,以企校专家合作开发为关键,采用模块化结构,实现课程内容的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创新。 (2)课程内容的组织 本课程建立了教学内容的遴选机制,结合职业岗位特点、专业素质、职业能力等要求,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等相关内容。教学内容遴选机制如图所示: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书

3,高职生怎样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职场上有句名言:“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是每一名高职毕业生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 关键词:高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思考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里,那你哪里也去不了”。目前,不少高职毕业生就业前迷茫、就业后频繁跳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职业生涯规划。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尽早根据人生目标和市场需求找准自己的岗位定向,从大一起就应该思考个人所学专业未来的发展,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掌握这门知识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在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知识的补充和能力的培养,对毕业生的就业将更具有针对性。 谈到“职业生涯规划”,很多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如今在很多场合“职业生涯规划”高频率地出现在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中,越来越多有抱负、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开始关注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建设,更多的人把职业规划与自己的成功人生联系到一起,可见,职业生涯规划受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凡事预则立,不立则废”。不少高职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严重影响了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了对工作的适应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少,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只学到书本知识而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缺乏团队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和自我认识,而且对未来的发展盲目,没有规划。 在通往职业目标的路上,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为理想去打拼,终有一天你将“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蓦然回首,成功近在咫尺。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1.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在校高职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高职生更是为数不多。据网易网上问卷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规划”时,回答“有规划”的只占被调查者的20.1%。 2.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其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八个步骤。职业选择,单纯地讲就是找一份工作,实际上职业选择本身也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显然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3.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学生一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考虑工作的事情,社会活动也不想参加,怕影响学习;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考证或参加培训;更有见异思迁者,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别种职位收入高就又从事那职业,把自己的规划抛到脑后。 三、职业生涯规划应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优化学习素质,选择成才目标,增强就业能力,更好地把握自己,完善、发展自己,笔者将高职的三年时间设计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为试探期,二年级为定向期和冲刺期,三年级为分化期。从试探期到分化期,各个年级侧重点不同。 一年级为试探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高职生学习专业的自学性,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为将来制定的职业目标打下基础。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可多和师兄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向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大一学习任务不重,应多参加学校活动,以增加交流技巧,提高沟通能力。 二年级为定向期和冲刺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兄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三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升学的升学、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两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两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四、对高职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 要解决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多方面入手。从高职生自身来说,首先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社会和用人单位也要伸出关心和帮助的援手,而作为学校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新路子。 1.普及职业生涯教育,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观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广高职生较为深刻地剖析自我,参照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因此,职业教育就应该自始至终地贯彻在高职生的学习过程中,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教育计划之中。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应作为就业指导课的核心内容,将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同时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这对于学生步入社会和一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引进职业测评体系,帮助高职生客观了解自我。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探测和评估等功能,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其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性,还可以评定其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水平,并提供其潜力不足及发展建议的指导。应该说,职业测评对帮助高职生客观认识自我、合理调整择业观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有些专业测评研发机构开发出来的测评产品信度、效度都比较高,也积累了足够多的常模,从使用反馈情况看还是相当不错的,受到广高职生和就业指导教师的认可。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职业测评在高职生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中的作用,挑选和引进合适的测评工具,尽快让所有学生而不仅仅是毕业班学生接受职业测评服务。 3.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协助高职生进行职业发展定位。职业测评可以提供相对客观的评定和发展建议,对一般高职生来说可以起到参考作用,但不能完全反映每一个学生的真实情况。这就需要开展职业咨询辅导。在职业咨询辅导过程中,职业测评是基本依据,但不是惟一依据,还需要凭借咨询教师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评估效果。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还不具备开展职业咨询的条件,因此,学校当务之急就是加快对就业指导人员的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实操培训,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职业规划咨询需要。 4.加强和引导高职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高职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增强其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对其所学专业的应用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相关职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感性认识。通过这些专业性和职业针对性强的参观、考察乃至实践,高职生不仅在心理上接纳了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因此,学校应加大力度建立相关的专业社会实践、实习和就业基地,组织和安排相关专业的高职生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去锻炼,这应成为学校今后加强职业指导的一个努力方向。 5.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以社会为导向。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才不致于被淘汰出局。 6.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培养。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功能,需要具备一支具有较强专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这就需要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建立一支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职业生涯指导队伍,经常开展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咨询、推荐和服务工作,成为高职生的“职业导航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高职生求职的需求,才能帮助高职生确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高职生怎样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4,论高职教育应该怎样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观念正确,设计符合高职教育特点和要求,上好一堂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传统学科型课堂教学设计,往往围绕教科书和学科知识系统来进行。课堂内容与职业岗位实际严重脱节;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笼统、含糊;职业能力训练随意、零乱。而设计的最终体现——教案,则主要是抄录教科书章节目录和内容要点,缺少职业能力训练和知识认知的过程控制和行为引导的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及要求格格不入,必然会导致学生兴趣低落,职业能力难以提高,课堂效果低下。  一、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以符合高职教育特征的课堂教学质量观为指导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获得相应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能很快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衡量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应该主要看能否通过各种有效的训练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以这逐步提高。教师应立足手高职教育层次,彻底摒弃传统学科型课程教学观念,以符合高职特征的教学观来指导课堂教学设计。(1)以职业能力目标为中心。高职课堂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来进行。首先要根据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然后考虑用何种项目、方式、手段、素材对学牛进行训练以实现既定目标。不能首先考虑要讲授哪些知识、怎样讲清这些知识。职业能力训练没有知识的支撑,难以顺利进行,但是高职课堂教学绝对不能颠倒“应会”和“应知”的地位,知识目标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职业能力目标。(2)以学生为主体。这是职业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所决定的。职业技能和其他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不是老师一讲就会的,必须经过反复、大量的实际操作或现场实施,才能形成和提高。知识也是如此,必须在实际运用中才能牢固掌握。高职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应是传授知识,而应是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前者是以教师为主体,后者是以学生为主体。因此课堂教学设计重点应放在如何调动和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上面,包括训练目标的把握、训练项目的选择、训练活动的过程控制及考核等等。(3)以项目为驱动,以职业活动为训练素材,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体要求。这里所说的项目,是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需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如“制作年度报表”、“完成某种商品的价格策划”、“制作某种零件的工艺图”等等。职业活动指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内容。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方向,以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并且引入职业活动作为训练素材,才能使课堂教学贴近职业岗位实际,做到学用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能力训练。最关注最感兴趣的才会最主动、积极地参与,这是学生的心理依据。另外,每堂课设定的训练项目必须在课内完成,不能延至课外演变为课外作业。这样才能客观验证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4)“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所谓“教、学、做”一体化安排,指一堂课中知识讲授和职业能力训练应有机结合,不能分离。其结合点即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通过完成项目提高职业能力,并掌握必要的知识,两者有机地融合在项目训练的过程之中。第一要务是要学生动手做,知识要融入到做的过程,根据项目训练的需要来讲授。一堂课应该从出示实例、学生试做或教师示范操作开始,不应从概念、特征等知识的讲述开始。一定要先将知识讲清讲透再让学生做、将知识认知和能力训练分离开来。(5)符合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和知识认知的规律。如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模糊到精确等等。教师在课堂目标的设定、训练项目的设计、训练素材的选择、课堂考核、特别是训练过程控制等方面都应符合上述认识规律。要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考虑,从直观实例出发,重视学习行为引导,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参加职业能力训练的积极性。(6)重视课堂考核。每堂课都应对学生完成项目的情况及其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表现(如学习纪律、学习态度、组织带动能力、团队精神、创新意识等等)进行考核。课堂考核应作为课程成绩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赋予合理的分值。要让课堂考核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行为和职业素质养成的有力杠杆。二、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1)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应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确定职业能力目标不能以教科书为依据,必须以学生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并切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必须明确、具体、可检验,并设定可展示的成果或具体的检验参数。确定知识目标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不能以教科书的理论框架或学科体系为依据。(2)课堂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项目是为实现课堂目标而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的具体事项,课堂目标需要通过它去实现,教学内容需要它去承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需要它去激发和驱动,课堂成绩考核需要以它为依据,因此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设计内容。训练项目设计应切合学生专业方向,具有实用性、典型性、新颖性、可检验性和趣味性,还应有利于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团队精神、法纪意识、创新意识和操作安全意识等素质的培养。训练项目要逐一编号列出,明确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拟使用的训练素材,并对实施步骤、方式、场地、设备及工具、安全事项、考核方法等作出整体筹划。(3)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指项目训练使用的实例(案例、习题、工件、图纸、工具软件等等)。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之一,应体现“实、足、新、趣”四个特点:实,即与职业岗位实际活动和课堂职业能力目标相适应;足,即充分满足训练项目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对比性和丰富性;新,即体现职业活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新知识;趣,即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内在动力。职业能力训练素材要力求采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真实实例。(4)项目教学过程控制,这是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细致、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环节。设计得好,职业能力训练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课程目标水到渠成:设计不好,则会忙乱无绪、劳而无功。项目教学过程一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①项目训练过程和步骤。即设计训练项目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分几个步骤进行、各步骤问怎样衔接和过渡、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怎样融合等。一般可以分为以下过程和步骤:①告知;交代本堂课的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明确要完成的项目;②引入:出示实例,教师示范或学生试做;③初步归纳:教师或学生初步归纳完成项目的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④强化:出示改变了参数、增加了难度的实例,让学生操练,加强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步骤和支撑知识的认识和体会;⑤系统归纳:教师系统归纳能力和知识要点,化解难点;⑥深化:从正、反、错等各个角度出示实例,继续让学生操练,巩固、拓展和检验学生的能力和知识;⑦课堂总结:综合归纳操作要领和知识要点,形成体系,并进行课堂项目考核。②项目训练方法和手段。即设计项目训练各个环节、步骤运用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训练组织形式。如教师方面:示范操作、归纳讲授、课件演示、实物展示、挂图展示、板书、提问、巡查、个别指导、点评等等;学生方面:模仿操作、独立操作、分组操作、捉对比赛、分组比赛、课堂讨论、分组讨论、个别回答、代表发言、互相评点、作品展示等等。要求形式多样、方式灵活、能调动学生兴趣、切合训练项目的实际。项目教学过程控制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要注意行为引导和激发学生兴趣和动力。(5)《深堂教学方案》编制,在上述设计的基础上制订《课堂教学方案》,以其取代传统的教案。《课堂教学方案》一般应以两学时为单元编写,应包括上述设计内容,体现上述原则和要求。重点是项目教学过程控制和操作要领及知识要点,项目训练的过程、步骤、方法、手段必须逐项描述清楚。课堂教学中要用到的训练素材,可制作成课件或资料卡,《课堂教学方案》中只需标明其编号和展示方法,具体内容不需写入。《课堂教学方案》绝对不能按照教科书章节顺序来编排,更不允许抄录、罗列教科书内容。
针对目前如火如荼的高职教学改革,本文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课堂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采取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来调整课程教学模式;建立专业专家委员会,统筹规划教学改革;加强具有实效性和企业紧密结合的实训基地建设等措施来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 高职教育; 建筑工程; 技术专业; 提高教学质量点击这里下载阅读pdf格式全文(不支持迅雷等下载工具,请关闭相关下载软件后点击下载。)下载所需积分:10获取积分的办法:1.在本站上传教学资源,具体请见:考试周刊杂志社会员上传教学资源奖励办法(试行);2.购买积分,具体请见:考试周刊杂志社积分购买办法(暂行)

文章TAG:职业  职业教育  教育  素质  职业教育素质目标如何设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