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律有哪些,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发展规律是怎样的
来源:整理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2024-01-20 01:41:03
本文目录一览
1,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发展规律是怎样的
不太清楚,应该主要是以一门技术为主吧!讲究的是实践吧,本科讲的是理论比较多,这或许就是本质的区别咯,当然还是以学习为最重
2,西安理工技师学院
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系隶属于西安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是一所管理先进、办学实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理工大高等技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大庆路219号(莲湖校区)。西安理工大学属中央与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坐落在西安市区内,分为金花校区、曲江校区和莲湖校区,下设 12个学院,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现有26个博士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71个硕士点,1个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省名牌专业。学校以优良的教学质量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西安理工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位于西安市大庆路219号(莲湖校区),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500余名,教职工241人,其中教师150余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50人, 主要承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应用型中高等技术人才和职业培训为办学目标。学院既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突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特色,既有大学师资水平高、管理先进的优势,又拥有 50年形成的职教经验和完善的实验实训设备,是国家级示范性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现代制造技术远程培训基地、国家电气智能教学培训基地,是一所管理先进、办学实力强、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3,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有哪些政策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偏离教育的本质,越来越多的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尽到义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1)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岗位技术要求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3)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4)以学生“双证书”为培养目标,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为关键。(5)产学结合、校企结合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只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简单延续,是次等高等教育,不是正规的教育,因此对高职教育存在这样那样的偏见。当然,同中等职业教育一样,高职教育也以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把培养学生掌握从事职业岗位(群)所需的技术、技能作为主要的培养内容,但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近年来,高职教育不仅为广大中职毕业生构建了进入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立交桥",更是在发展中已逐步形成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高等教育。当然,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模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一) 对学生应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有明确的要求。高职教育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培养人才,不同岗位(群)有不同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要求。高职教育各专业均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对学生应掌握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引入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把它作为衡量职业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并逐步与世界接轨,采用全球性的职业资格证书,扩大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简言之,高职教育要求毕业生不仅要获得大专毕业证书,还要同时获得多本职业资格证书。如:(二) 围绕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实行"现场教学"。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按要求开设公共课程外,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则坚持以"够用"、"必需"为原则,保证专业技术、技能课程占总课程的30-40%,构建了"强能力"、"重应用"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技术、技能课教学中,将课堂搬到模拟实验室、车间等岗位工作环境中,实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岗位工作环境中锤炼,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三) 以"社会化"、"市场化"的评价体系为标准。高职教育面向社会办学、面向市场办学,评价高职教育效果的优劣,只能由社会、由市场来判断。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等。毕业生就业率高,则说明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求、毕业生素质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社会认可度高,说明毕业生所具有的岗位技能、实践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广大高职院校则自觉将这两个指标作为衡量办学成果的标准,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保证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
4,高职学生与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论文
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应用型合格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质量要求。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遇到众多的发展机会和严峻的挑战。为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树立对全球开放的观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从传统的工业经济办学模式中走出来,在知识经济的平台上办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融入创新文化思想,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年青一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直接面对新的时代,加大教学改革力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向社会提供长期的众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一、高职人才:技术应用性+国际化+创新精神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已成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和政府领导部门的共识。入世以后,国家将需要更多的谙熟世贸组织规则的专家,能够带领中国的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向世界的企业家——国际化创新人才。这将是中国入世后的新需求。而社会需求,历来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改革的直接原动力,高职高专院校理所当然地应该使这类人才脱颖而出。国际化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国际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国际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界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使我们面临的是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这就要求国际化人才一方面要善于接受各国的文化和信息,要熟悉国际的通行规划和对世界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的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国际化人才还应善于吸收各种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启发自己的创新思维。高职创新人才应是在技术应用性人才基础上的国际化人才,它应尽量具备复合性的知识结构:以某一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同时具备足够的相关学科的基础,对外语言交流能力与获取最新信息和资料能力。要使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实现以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必须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坚持注重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我校十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证明,复合型人才一般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我校经济工程系的五年制高职工业外贸专业,创立于1990年,近十年来,培养了数千名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国际化人才。在这个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我们采用在机电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能力基础上复合外贸知识,再利用五年近1/3的教学时数强化学生外语交流能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往往毕业生还未毕业,就已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现在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一些著名国际跨国公司在上海的总代理或成为一些著名跨国公司在亚太地区的总代理。第二,坚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已明确把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我国高职高专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目前运行的关键是要使高职高专的教师们实现从传授“基本知识”到启发“创新与应用”的转变,有人将创新人才在学校的学习概括为四个“学”:学做人(Learn to be)、学做事(Learn to do)、学求知(Learn to know)、学共处(Learn to live together)。笔者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正是融合这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目前的任务是落实。第三,坚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新路子通过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来培养国际化人才,这是高职高专院校向创新人才培养转型的十分重要的途径。我校自1998年起,已分别和加拿大Seneca学院、澳大利亚Chishlom学院、Boxhill学院和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不仅引进先进的“CBE”、“DACUM”、“TAFE”和 “双元制”等职教办学思想和模式,还使广大教师通过一定时间的国外培训具备了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基本能力,今年招收的两个中加合作班,又使我校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迈出了重要一步。二、高职运行机制的改革加入WTO,我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至教育体制结构必将作进一步调整。我国要在短期内,把一个市场经济起点较低的工业经济纳入国际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知识经济轨道,这必将会对旧观念、旧体制、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落后的教育管理模式带来巨大冲击;这必将要求教育体制进一步面向市场,办学主体更加多元化,民办教育和国际合作办学将进一步得到发展;这必将促使校长们直接面对国内外市场真正自主地办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仍然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矛盾。如高职学校办学体制总体上还比较单一,不能调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培养模式总体上也还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学校运行机制上政府包办太多,校长不能充分发挥办学的自主权等等。在迎接WTO的到来,解决这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要尽快建立初、中、高相互连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并使这个体系能够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融合贯通,同时尽快进入“终身教育”的大系统,这将成为当前深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第二,要充分调动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根据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应运而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同时也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创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发展之路。给校长办学自主权,成为当前广大高职院校领导的共同呼声。首先,政府部门要主动搭好舞台,让高职院校与相关行业或企业有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其次,要充分释放高职校校长的办学能量,让高职校校长更多采用市场机制,从社会和市场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并接受社会检验和评价;再次,要给学校自主办学提供各种政策支持,无论是专业设置、财政投入,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必须而且应该为高职院校创造宽松的环境。第三,学校要尽快从行政中心中解脱出来,真正确立教学的核心地位目前,许多高职校还沿用了行政管理的方法,学校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干部是行政官员,教师是行政人员,其管理方法基本套用行政模式,学校行政化取代了学校教学的中心的地位。高职院校要真正把教学放在学校核心位置。坚定不移地围绕专业改革和建设,围绕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的改革、围绕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才能使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具特色。三、高职教学改革:从工业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的新世界和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将十分现实地提出了信息技术和外语这两门“工具学科”教育的迫切性。在未来世界,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不仅信息咨询员、电脑网络技术员等信息产业人才会大受青睐,而且一个人的信息处理能力也成为未来社会择业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交流能力必然会成为人才的极为重要的能力,外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会更加显示出来。为此,笔者认为,高职教学改革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特点进行。第一,要逐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状况,加强对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对现有专业的改革,同时加大对新专业开发力度。政府要改变目前专业过细过偏的弊端,鼓励学科渗透,培养更多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第二,教学改革要服务于强智能、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把培养强智能、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作为最基本的办学宗旨。强智能,即要求学生具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判断力与思维力,特别是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与独立研究能力;高素质,要求学生具有健全的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必备的文化科技思想等全面素质。第三,教学改革要重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新世纪的教育终身化、社会化、网络化,需要高职校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人已经设想未来的教材将由网址组成,随时更新,多年用同一本教材的事情不再可能发生。网络教育使上网的每家每户都像看电视那样方便地终身接受教育。
文章TAG: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律有哪些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发展规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