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英国延续教育里的职业路线是不是等同于中国的职校

也许是的。
延续教育是英国教育体系中最有特色也最精彩的部分,它是继小学(Primary)中学(Secondary)教育之后的“第三级教育”(Tertiary)。为进入高等教育或者就业打下基础。也是中国的高中学生留学英国的关键阶段。

英国延续教育里的职业路线是不是等同于中国的职校

2,英国教育体系的职业路线

英国的职业教育可谓丰富多彩,从美容师到平面美术设计师、从婴儿护理到飞机维修师应有尽有。如果你的动手能力很强,或者在某些方面有特殊专长(如美术、计算机操作等),你就可以选择走职业教育的道路。英国的职业教育与学业路线有一定的对应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选择进入学业路线的不同阶段。这种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使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职业文凭GNVQ-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是一种广泛的职业教育课程,与学业路线中的GCSE和A-Level相平行,但在学业深度和难度上并不亚与这类课程。它的学习的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安排课程,选择学分制或模块式的学习方式,甚至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工作,在学习和工作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最终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业。 GNVQ的选科比较简单,每门课程就是一个专业,不像A-Level那样需要选三个科目。虽然它出现得比较晚,但普及的速度非常快,迄今为止已经有大约一半的英国学生选择GNVQ做为接受延续教育的方式。因此这也是中国中学生到英国留学可以选择的一条路线。GNVQ分为三个等级:初级:(Foundation)中级:(Intermidiate) 相当于四门GCSE(中学2年级)的程度,一般需要一年时间完成。高级:(Advanced)相当于两门A-Level的程度,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完成。学生还可以选择加修一门A-Level科目,以达到相当于三个A-Level科目的程度。完成这个级别的学习后,学生可以有资格进入大学本科学习,三年后取得学士学位。 GNVQ和A-Level课程评分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下表是两种标准的比较:GNVQ评分 相当于A-Level评分标准Distinction 优秀 A/BMerit 良好 CPass 及格 D/E当前英国教育部门正在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其中包括将GNVQ和A-Level的评分标准统一起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以获得学士或更高的学位。

英国教育体系的职业路线

3,英国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

英国第二季GDP初值 +0.4%/季,+1.7%/年(前值 0.4%/季,2.1%/年,预期 0.5%/季,1.8%/年):数据表现弱于预期,显示出英国二季度经济发展速度较市场预期的缓慢,整体经济状况不如人意。目前短线市场中英镑对此尚未有太大的反映,短线英镑继续波动于1.7530水平,走势小有压力,但大幅波动的迹象不明显,维持着相持反复的态势,支持在1.75/1.7470,阻力为1.7580/1.76/1.7620。
第一,英国丧失了工业科技的优势。英国虽然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和绝对领导者,但据1851年的英国人口调查,农业依然是英国最大的行业,手工业者也依然具有很大的份额。所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也被许多学者称为古典工业革命。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英国在1870年前或许一直在快速地工业化,但它仍然是一种农业经济。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无论从广度还是在深度上都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所能比拟的,对于一个国家更为关键。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发生,但技术发明和创造的主要国家已不是英国,而是后起的德国和美国。即便是英国发明的先进技术,也因工业界的保守思想而没有发生积极作用。可以说,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经济制度的创新机制,它们并没有跟在英国后面亦步亦趋,而是接受了现代化的思想精髓,采取最新的科技成果,大力发展电力、化工、石油、电器、汽车等新兴产业。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领导权,不仅依靠着煤和铁,也与英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研究发明息息相关。同样,德国和美国的发展也与国家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紧密相连。第二,没有及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英国经济以棉纺、煤炭、钢铁和造船为支柱产业,英国在这些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是保持英国经济优势的关键因素。但到1870年以后这些产业的设备都已陈旧落后,英国没有及时对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虽然由于世界市场的扩展,英国仍能保持经济的低速发展,但其所占市场份额相对减少了。当然对于像英国这样已经形成工业化规模的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更加困难。但当时的情况是,哪个国家在新兴工业部门占据优势,它就可以开拓新兴市场并获得高额利润。由于惯性力量,造成英国在新兴产业的研发方面落后于美国和德国,因此英国新兴产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低,其产值到1903年只占工业总产值的6.5%。第三,英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高。1865年~1914年的英国投资中,英国本土投资只占30%,其他70%的资金投在国外,其中美洲占37%,已经超过在本土的投资。到一战前,英国几乎占全世界总投资额的一半,位居第二的美国只占19%。资本的输出使伦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国在国际贸易中也获利甚丰。但是,资金不断地从国内转向国外,长此以往,便制约了国内的生产投资和技术革新,造成英国经济的对外依附性,并且形成了国内一个庞大的食利阶层。依赖性的经济是十分脆弱的,英国经济必须围绕着国际经济运转,必须确保无形贸易的收入,必须确保金本位制、自由贸易政策和平衡财政等经济手段的有效运行。一旦这些条件改变,经济的依赖性必然成为一种制约经济发展的力量。这在后来发生的两次大战中得到了印证。正如保罗·肯尼迪指出的,英国依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是一种战略弱点。二战后,英国的经济受到严重创伤。主要是英国依赖美国的援助来恢复发展经济。美国的主要政策就是《马歇尔计划》。经济模式的特征:由以前的国家过多干预向自由主义转变,国家资本比重下降,私人资本重新得到加强;经济计划程度下降,自由市场作用增大;国家干预减弱,自由竞争加强。“多市场、少政府”的转变已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英国经济缓慢发展的原因

4,19世纪末英国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因和意义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

英国教育真正走上轨道并取得显著进步,是在19世纪50年代之后。1850年,蒸汽机的普及和“铁路大狂热”,标志着英国工业化进入工业革命真正大飞跃的时代。迅速的都市化,更大规模的社会流动以及机械化代替手工劳动等,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文化素质提出更高的新要求⒂,英国教育体制必然要向国家干预以及法定的全国性教育体制转变。从此,政府进入英国教育领域。国家通过税收和拨款,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学校教育。1870年初等教育议案声称有150万6至12岁孩子获得政府提供资金的学校教育,但这只是工人阶级子女的2/5。到了1880年,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才改变了民众教育“欠缺”的状况。坎特伯雷附近的一个村庄,5-14岁儿童的上学率就从1851年男孩的33%和女孩的42%,增长到1881年的73%和80%  英 国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急剧变化,也产生于19世纪5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第二阶段的工业化对人才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至此为止,英国学校教育的保守模式对工业化起了滞后的影响,引起新兴阶级的强烈不满,尤其是,这时美国和德国在教育革命带动下,出现了科技和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英国的有识之士,产生了加速教育变革的紧迫感。英国中等和高等教育增强了培养人才的力度,出现了以下变化:  其一,中等阶级改革现有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制度,增设“商业学院”之类培养实务人才的学院。政府大力发展侧重于科技教学世俗化的向前看的开放大学。这些大学大多建在新兴工业城市,如伦敦(1836年建)、达勒姆(1837年建)、谢菲尔德和伯明翰(1840年建)、曼彻斯特和圣戴维(1850年建)、纽卡斯尔和利兹(1870年建)等。到20世纪初,这些新学院上升为完全大学,在发展科技方面各具特色,其中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曼彻斯特大学还在科技工程方面,成为近代新型大学的榜样。  其二,教育改革家尝试了种种教育改革(21)。例如,阿诺德以“拉格拜”为试点的“公学”教育改革,强调道德纪律,减轻古典课程课时,鼓励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等。  其三,针对“公学”以及牛津剑桥19世纪上半叶的落后,议会建立“促进教学改革的考察牛津剑桥的皇家调查委员会”(1850年),和成立以克拉伦敦为首的对几个历史悠久“公学”的调查委员会(1861年)。这些调查委员会的活动及其随后的决议,对传统中学和大学保持人才培养的优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也是主要的,英国在上述变革基础上,确立了以“重点”中学(公学)和“重点”大学(牛津剑桥)为主体的各类“精英”人才培养体系。  阿诺德的拉格拜公学改革成了后来确定为“重点”的22个“公学”的榜样。以克拉伦敦为首的对更优秀的9个“公学”调查委员会进而确定了这9个事实上“重点的重点”的“公学”的佼佼者的地位(22)。“公学”(publicschoo1)是从14世纪起,公众团体及一些私人集资或募捐兴办的私立中学。最初招收一些平民子弟,但很快发展只限于招收上层社会子弟入学。这9个“精英”中学,尤其是伊顿和哈罗,成了培养英国“支配阶级”(具有特权的官吏、高级知识分子和统治层人物)的摇篮。它们的毕业生大多数升入牛津剑桥深造。对培养英帝国优秀的政治、行政管理、法律和军事等精英人才起了重要作用。1880年以来,有60%以上内阁大臣受过公学教育,其中单单伊顿就占34.7%,90%大土地贵族上过公学,其中75%上过伊顿或哈罗;文官上层相应数字是71%和48%;议员的数字是69%和49%,企业家的数字是63%和42%;外交官67%是伊顿毕业生。  总之,英国近代以来的英国中学和大学的教育体制既保留了传统,又依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了某些改革。但总的说,由于英国文化观念太自信于传统,所以改革是勉强的,行动迟缓,步子不大。因而,有的历史学者把20世纪初英国经济的衰退和企业活力的丧失,归咎于英国的“精荚“培养体系--公学那种过分追求绅士风范,强调古典教育以及保守课程和社会文化的特征,确实使英国企业家失去了前辈的进取心和推动力。  二战以来,英国法定的公共教育体系的确立,中学结构的改革,高等教育双重制的实施,科学技术教育的重视与发展以及师范教育的加强等,多少改变了英国重视人文学科,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保证了英国教育某些领域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牛津和剑桥仍然是世界古老和闻名的大学,仍然是英国以至世界各国“精英”所仰慕的高等学府。
原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人才意义: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人才

文章TAG:为什么  什么  英国  职业  为什么英国职业教育晚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