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如何融入劳动,如何提升职专生的综合素质快速融入丰富多彩的职校生活
来源:整理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2024-03-05 15:56:37
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提升职专生的综合素质快速融入丰富多彩的职校生活
1、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三段式”管理,提高职专生的综合素质。2、第一段在校期间的德育教育。学校要本着“崇德、笃学、践行”的办学理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提供适合于学生发展的合适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为宗旨,立足于“教育、教学、教养”,努力实践“能力为本,做人为上”,通过“宽广基础、专业发展、力行实践、创业孵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品德教育、技能教育、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形成、养成、有成”,走向成功人生。3、第二段实习期间的督促指导。实习生第一天到用人单位报到,学校要指派一名班主任作为带队教师随同前往;实习期间,带队教师每周都要走访用人单位,向用人单位了解实习生的表现并填写带队教师实习反馈表、实习周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延续职业道德教育。带队教师一方面协助用人单位使学生尽快熟悉所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职责,实现从“学生”到“员工”之间的角色转换;另一方面协调、理顺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与待遇,努力为实习生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4、第三段上岗就业后的跟踪服务。学校要求实习结束时,学生就实习阶段“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体会写一份实习小结,希望学生能通过对整个实习过程的反思、总结,在“终身继续教育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方面形成共识,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的育人目标。
2,对于如何在校内外弘扬三种精神加强劳动教育有哪些意见
要准确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的和谐统一关系,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强健体魄,形成健康身心和健全人格;可以促进学生在劳动创造中形成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此,要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进一步明晰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特色发展,推进立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构建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外劳动实践、家务劳动等各环节,促进理论学习与应用实践贯通,实现学以致用。扩展资料基本原则1、把握育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围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把准劳动教育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报效国家,奉献社会。2、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实效性。3、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增加实践活动,传统的理论灌输难以产生共鸣,多从实践出发,例如增加学生校园劳动,可以参加美化校园环境作为劳动课,让学生在实践中悟出劳动的伟大。
3,职业素养怎样与五育有机融合
省职业素养的提升要融入在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培养学生的无欲教师,也要从五方面入手去完善和提升自己,自然而然,自己的职业素养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百度的。 职业道德内涵的讨论,属于伦理学范畴。职业素养是在我国快速工业化过程中,流行于企业界的新词,常用于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要求和评价,是工业文化在汉语词汇发展中的体现。二者内涵上有交叉,职业素养涵盖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内涵,都强调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但职业道德侧重“准则”,着力于“品德”,而职业素养侧重于“习惯”,着力于“四育融合”。 一、职业道德 道德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它渗透于各种社会关系中,既是人们的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标准,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道德主要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涵盖从业者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既是对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一个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职业道德具有行业性、广泛性、实用性、时代性。 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诚实守信(诚信无欺、讲究质量、信守合同)、办事公道(客观公正、照章办事、)、服务群众(热情周到、满足需要、技能高超)、奉献社会(尊重公众利益、讲究社会效益)。 不同行业的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有区别,更体现在可操作的具体行为上。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与一定职业对社会承担的特殊责任相联系,是多年职业活动中世代相传的道德行为的积淀,是同一行业内多种职业行为规范的共性,与本行业从业者的根本利益一致。 二、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主要呈现为从业者遵循职业内在要求,在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具有的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涵盖职业道德、职业安全、职业形象、职业能力、职业体能、职业审美等诸多方面的观念意识、知识、技术及其相应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这些作风和行为,既体现于在职业活动中运用专业知识即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高低,更表现为有职业特点的思维方式,以及是否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行为和遵法守纪的习惯。就职业道德而言,在职业素养中更强调职业道德在从业者职业行为中的习惯性表现,即职业作风的养成。 从不同角度理解,职业素养的内涵又有细分: 1.就职业素养本身而言,职业素养分为不同层次。 公共职业素养是从事任何职业的劳动者都应该具有的素养,是职业人共有的基础性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是某行业对本行业从业者职业素养的共性要求,具有行业特点。岗位职业素养是针对某一岗位的从业者的特殊要求,是某个岗位对从业者“做人”与“做事”的特定要求。 2.就职业而言,职业素养是职业岗位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规范和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即无论任何人在某个行业的职业岗位上工作,其行为习惯都必须符合此职业岗位特定的规范及其对从业者的客观要求。例如,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把乘客安全放在第一位。 3.就用人单位而言,职业素养是衡量人员综合品质的标准。 职业素养是考核在职人员、录用筛选新人时,衡量人员综合品质的标准,是用人单位确保本单位取得良好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对员工综合品质的具体要求。用人单位除共性要求外,对不同层面、不同岗位员工的综合品质要求不同。例如,对新入员工有起点要求,对老员工有基本要求、较高要求、发展要求,对不同技术岗位、管理岗位的要求有明显区别。 4.就从业者而言,职业素养是可训练的行为习惯,是从业者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职业素养不是天生的,是在职业活动中通过训练形成的,是从业者从事挣钱的劳动必须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职业素养是观念意识树立、情感态度形成、思维方式建立和行为习惯养成四类过程相辅相成的结果,训练效果主要通过行为习惯养成来体现。例如,安全素养既包括属于观念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也包括属于行为的安全能力、安全行为,以及以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安全行为为基础的尊重生命的思维方式。只有从业者在安全方面能做到自律,养成了符合职业具体要求的安全习惯,才能说这位从业者具有了较高的安全素养。 公共职业素养是一个职业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各个阶段不可或缺的要素。行业职业素养是在一个职业群或若干个相关职业群中顺利转岗、晋升即横向、纵向发展的必备基础。岗位职业素养则是在此岗位站稳脚跟、有所发展的基本保证。 5.就职业院校而言,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特点。 职业素养训练是形成素质教育与职业客观要求对接的过程,是引导学生由“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的桥梁,是实现校企深层次合作的平台,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要求“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全面发展”的“抓手”。 “德”是职业素养的灵魂,是从业者“做人”的方向、标准和拚搏奋斗的动力;“智”是职业素养的主体,是“做事”的能力,从业者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能够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体”是职业素养的载体,从业者具有符合职业要求的体能,才能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美”是职业素养的情感,具有形象化特点,心灵美的从业者才能有美的理想、美的追求、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从业者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在职业活动中更上一层楼。 “四育融合”的综合品质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特征。德育、美育侧重于“做人”,智育、体育侧重于“做事”。做事是做人的载体,做人融于做事之中,在学会做事中学会做人。 总之,职业素养涵盖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内涵。职业素养无论从“显性”即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作风看,还是人人“隐性”即内在的、思想深处的观念、意识看,均强调“四育融合”的综合品质。 上述主要观点,见《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期《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
4,如何把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融入专业核心课程中
中央教科所对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后证实,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即较高的职业素养,企业对这三大方面的具体要求是,在个人基本素质方面,企业希望学生提高心理健康素质;在基本职业技能方面,企业认为学生应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尤其希望学生具有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座落于“世界船王”包玉刚故乡(镇海庄市)的宁波华通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的民营企业,与我校有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该公司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出了精心打造“人文华通”,“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理念,为了全面提高全体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业务素质,培养爱岗敬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公司开展了“四职”教育活动,即:职业意识:你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上,都要有强烈的职业意识。企业职工爱岗敬业,保质保量,出色完成本职工作是每位员工必须具备的职业意识。只有具备职业意识,才会有工人阶级的产业意识。这是四个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技术:每个员工都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可以没有技术,没有知识。职业纪律:企业的纪律是员工凝聚力和企业正常运行的有利保证。职业道德:道德是人品的体现,是做人的规范。职业道德是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相互制约,是把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崇高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事实上,职业中学在办学过程能否有生机活力,就在于我们是不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来谋求职教的发展,是不是围绕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来确定职教的办学目标,这应该已成为我们广大职教工作者的一个明确的共识。因此,在现阶段中,我们职业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应把培养中职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目标来贯彻落实。那么,何为职业素养呢?素养,辞海解释为经常修习涵养,也指平日的修养。职业素养就是指社会人在从事某一具体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素质和修养。我们认为,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语言、职业知识、职业思维、职业技术、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六个方面。从上述六个方面来看,前四个方面构成职业技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才”,后两个方面构成职业的伦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德”。崇高的职业理念是职业素养的精髓,高尚的职业精神是职业素养的根本,高超的职业技能是职业素养的基础,优良的职业作风是职业素养的体现。在新时期,我们认为职高学生职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见下图)职业信仰(兴趣、志向、意志)职业情感 职业精神(合作、奉献、创新) 职业素养 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尊重)职业技能 职业知识(文化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相关知识)职业技术(操作、评价、开发)我们培养的合格职高生在毕业生,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 1、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它是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新时代职业精神的首要环节。2、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一个人独立完成某一项工作已几乎不可能,只有依靠群体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复杂工作的最终完成。因此,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已成为现代劳动者融入社会的必备素养,这也已成为现代众多企业选拔人才的重要条件。3、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职业教育是密切相关于当前科技发展的,这种特性更加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不断上进,敢于和善于创新的精神。4、终身自我管理、塑造自我的能力。自我管理反映了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能力,面对社会的各种挑战,只有具备较强的自制力,才能对个人的言语、行为、情绪、心理状态进行理性的调节,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去面对挫折;塑造自我是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这是一个人在发展中,不断认识世界,改变自身,适应环境以求更高发展的必备能力。 5、坚强的毅力和高尚的品格。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或多或少要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因此,只有注重学生坚强毅力和高尚品格的培养,才能使他们面对人生的考验时经得起洗礼。6、较强的文化功底和较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专业基础知识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扎实性和应用性两大矛盾,也就是要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教学的关系。学知识要以够用为原则,不能一提理论就大谈“深刻理解”,理论教学必须作为实践应用教学的基础性内容,要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前提下,切实提高实践应用教学的成效和水平。7、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交互能力。现代加工业是建立在计算机控制基础之上的,因此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现代技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具体培养中职生的职业素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1、加强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通过联合办学,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企业可以事先把所需要的用工情况跟学校取得联系,使企业急需的人才能让学校尽早进行教学、储备,达到一毕业就能上好岗的目的;学生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企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到企业车间中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三赢。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每年寒暑假,学校都组织、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三、五人为一组在企事业单位中参与实践,让同学们广泛地接触了解社会,理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3、加大力度进行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以全面实施学分制为切入点,加大力度进行课程改革,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是确定课程目标及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社会、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对课程需求、课程的目的、目标和内容。二是精心选择课程的结构和类型。操作原则就是以职业导向为基点,适应学生劳动就业的需要,通过课程改革,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4、与时俱进,开创德育工作新路子。我校在加强对学生日常品行规范教育的同时,群策群力,多渠道、多形式地对学生加强品德、情操方面的教育。通过每年的文化艺术节和技能节,把说教性极强的德育工作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而然得到教育,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品行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演讲比赛、辩论比赛、青年志愿者等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活动,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理想、情操、道德、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锻炼和提高能力。同时积极探索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更新领导和教师学校管理理念,实现学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有机结合,创建现代企业管理环境,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每个企业的人才的构成都呈现“金字塔”形的特点,我们职业中学所培养的正是处于“金字塔”中下部的人才,一个企业能否长盛不衰,根基的稳固常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新经济、新形势下,职业中学如何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培养出一批企事业单位所需要的优秀的、合格的毕业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真正贯彻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的最好方法。
文章TAG:
职业 职业教育 教育 如何 职业教育如何融入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