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区别,如何区分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
来源:整理 编辑:职业培训教育 2025-06-30 18:14:11
1,如何区分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
1、职业培训 《劳动法》第六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根据本单位实际,有计划地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培训。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2、专业技术培训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专业技术培训就是专业培训技术人才的地方。而职业培训是指各种职业培训上岗,不一定有很好的技术。
2,职业训练和职业培训的区别
职业训练只是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抄;而职业培训是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的活动。两者侧重点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职业训练,是指从职业成长和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凭借链接的手法、通过演绎的过程、运用触动的技巧对职业者进行思维方式调整、观察视角转换、自觉意识激发,行为习惯改善的一个过程。作为企业组织就有责任和义务通过包括职业训练在内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对有悖于组织价值观念的思维认知进行梳理和调整。同样,通过职业训练我们还可以引导员工转换观察事物的视角,不断激发他们的自觉意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职业培训是直接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zd展的需要,对要求就业和在职劳动者以培养和提高素质及职业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和训练活动。其含义:①是一种以劳动者为特定对象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活动;②是一种以直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某种特定需要为目的的定向性培训;③它通常是按照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的规范性培训。
3,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区别
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区别学历教育是一种国家倡导的行为,旨在提高全民素质。从小学开始,学历教育就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近些年大学扩招,也是国家旨在快速提高全民素质的表现。学历教育从国家层面来说,出发点很好,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具体到每一位在校的大学生,就会面临一种困境: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其原因就在于:目前社会上的更多的公司和企业出于对人力成本的考虑,都不愿意付出培养大学生的成本,他们需要的是能掌握一技之长、可以拿来就用的人。有些家长把孩子大学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责任归结到孩子身上,这其实是不公平的。孩子未能掌握一技之长,这是教育机制的问题造成的。国家目前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地去弥补脱节,主要表现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在十六大上取得了与会代表的高度认可。计划在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以学员就业为导向”,希望学员通过系统的培训以后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可以靠掌握的技能找到工作,并可以实现职业生涯持续性发展之路。两者的出发点有本质上的不同,一个是综合素质,一个是专业技能。目前在已经发展成熟的行业,公司、企业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有专业技能,同时对综合素质也提出了一些要求。职业教育比学历教育更加实际,一般更符合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职业教育偏重技能的培养,学历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
4,岗位培训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有什么区别吗
岗位培训就是根据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而为在岗员工安排的培训活动。其目的是提高在岗员工的业务知识,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 1、 针对性、实用性强,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 2、 培训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使员工进入角色; 3、 就地取材,便于操作, 4、 培训对象已具备一定理论知识和技能,因此员工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是提高和发展吧。包括岗位培训,岗位不同称谓不同,后者技术含量成分高些。岗位培训就是上岗前的培训,像你的岗位是程序设计,你岗位培训就应该是java培训、Android培训这些,专业知识一般是指大学学的专业和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知识,比如java知识就是我从事程序设计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一般是指还没学会这个技能去培训,就像我是一个数学老师,想去教语文,去培训语文,语文就是技能培训,这些都是我的理解,但是我觉得是对的1.确定岗位知识和技能由于不同岗位所从事的工作不同,所以每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不相同,即便是同一个部门,各岗位对知识和技能要求也有较小或较大的差异。了解岗位知识和技能可以从分析该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入手,但有些企业以前的工作分析不够细致,或者企业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会造成信息失真。所以与该岗位的直接上级进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从该岗位的岗位人员了解到相关知识和技能,但这样做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因为岗位人员有时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本岗位在组织中的功能,或者误将自己的特长或发展动机看成岗位本身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完全准确地确定各岗位所需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困难的。一般来讲,我们可以要求岗位的直线经理列出他所认为最重要的六项(或者更多)岗位知识和技能。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岗位知识和技能应该是与本岗位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而不应该是一些泛泛而谈的内容。比如,对于“软件开发工程师”这个岗位,“熟悉使用c语言”就可以作为一项技能要求,而″工作努力认真″就比较空泛。 2.员工工作区域划分 明确了各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之后,就要以此为参照找到现有员工的差距。培训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不符合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员工通过培训后符合要求。但是,并不是员工接受培训以后,就一定有所收获,因为这和员工的主观意愿有很大关系。如果他压根就没有接受培训的欲望,或者不愿意做好本职工作,培训对他是没有意义的。 为了使培训有的放矢,真正对员工有所帮助,对员工进行区分是有必要的。根据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这两项要求,可以把员工划分在四个区域内。 第一区:工作态度好,岗位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 第二区:工作态度不好,岗位知识和技能符合要求; 第三区:工作态度好,岗位知识和技能不符合要求; 第四区:工作态度不好,岗位知识和技能不符合要求。 对于第一区的员工,他们已经是(或者很快会成为)公司的骨干员工。对于这些员工,公司应该积极地考虑他们的职业发展问题,并为这些员工规划一条在公司成长的道路。基于成长的考虑,公司要安排一些相应的培训,协助员工成长,并达到激励的目的。他们是培训的重点。 对于第二区的员工,他们的岗位知识和技能已经符合了公司的要求,所以要解决的是工作态度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可能是由于员工个人对公司的组织文化、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不认同,或者是没有将自己的未来发展与公司相结合。 公司可以通过座谈或单独沟通的形式,及时地了解第二区员工的想法,如果是属于公司管理的问题,应该及时解决。如果是属于个人发展的问题,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施展才华的机会。第二区的员工主要参加公司的常规性培训。 对于第三区的员工,他们也是公司培训的重点。与第一区不同的是,对他们主要侧重于保健性培训,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尽快地适应岗位的要求。由于他们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所以公司有理由相信通过培训,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公司工作。 对于第四区的员工,公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才能让他们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一般来讲,企业很难容忍这种员工在工作岗位继续存在下去。对于第四区的员工,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先分别与员工和直接上级进行一次谈话,全面地了解实情。如果情况属实,可以要求员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岗位要求,否则要进行转岗或辞退处理。第四区的员工主要参加公司的常规性培训。 3.明确员工差距 通过对员工进行工作区域的划分,可以确定出重点的培训对象(第一区和第三区的员工)。 对于每一个重点培训对象,我们都要明确其与目标的差距。 对于第一区的员工,直线上级要与员工讨论在公司中的职业发展问题,确定出本年度的职业发展目标。目标与现有能力的差距就是培训的需求。对于第三区的员工,要明确其知识和技能的不符合项具体有哪几项,这个差距就是第三区员工的培训需求。 由于每个员工的岗位或具体工作能力不同,所以在明确员工差距方面应该单独进行。人力资源部门要将每个员工的差距记录下来,以便在下一步制定培训计划时进行参考。 4.编写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人力资源部门将所有的信息收集完整以后,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分析时,要注意对普遍存在的培训需求进行合并。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编写《培训需求调研报告》。报告最好以部门为单位进行编写,报告中一般应涉及“各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各员工与要求的差距”、“部门员工及经理对培训的建议”等。
文章TAG:
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区别 如何区分职业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