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1、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太TM快了2、中国人职业技能普遍缺乏3、在中国技术人才永远不会嫌多4、中国正大量往国外输出技能型人才
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主要指战后): 1 东西方文明的融合和冲突的解决(可参考明治维新的资料) 2 教育 3 法制化和明主化 4 依托强国的支持(这个就是双刃剑了) 5 软实力(卡通、民间风俗) 6 企业文化(相对稳定的雇佣关系、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投入和研发)

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给我们什么启示

2,中国职高教育应怎样发展

我的一家之言“职业高中”这个称谓的本身就不科学。从字面上理解是职业化的高级中学教育及其办学机构。这个称谓在面对大家都要上高中考大学、中等职业学校校办不下去情况下,对满足一部分人的虚荣心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细思考一下它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亵渎。  我以为对一个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而又严重缺乏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来说,为什么不能理直气壮的打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旗帜呢?因此,首先将中国职高教育的称谓改为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名顺了腰杆硬了就好做事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全民进行劳动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树立劳动者最光荣的社会风气。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习科目的设定,是其自身发展的核心与活的灵魂。要很好的规划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科目才能显示其鲜活的生命里。  最近我随人大考察团视察了天津一所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看到了学生们在那里用钢锯、钢锉、卡尺......操作和机床上的应用的景象,顿时产生了中国有希望了的感慨。在这里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压抑,却有了充满活力之感!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两个不可忽视的的问题就是资金的保证和师资来源。我看这两个问题大家必定都有更深更高的解读,我还是毋庸赘述的好。

中国职高教育应怎样发展

3,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哪些变革

职业教育满足了社会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需要,相对说来,情况比过去要好得多。职业院校现在也面临改变,过去职业院校的校长觉得自己的地位低,最好职业院校能够变成普通院校,普通院校能够变成211、985的学校。所以过去职业院校往往喜欢照抄照搬普教那一套。但是职业院校的目标不是培养学术性、研究性人才,是培养操作性、执行性,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在职场上胜任的人才。职业教育应该贯彻“从工作中来、到工作中去”,“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这样的方针。所以职业院校过去存在很多问题,它的这种职业的导向性,以及应用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都不够等等,现在都需要改变,也正在改变中。  市场千变万化,职场也要跟着市场来变化。所以,相对说来,职业院校跟生产力的变化更紧一些。比如说现在出现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数控制造、智慧制造等等,很多职业院校就开始培养这方面的人。这就叫做职业导向的问题,毕业出来的学生,能不能很好的就业?这是硬约束,这是指挥棒。我看现在有些学校在培养无人机的操作驾驶人员,这也都是顺应时代潮流。普通院校就不会变化这么快。
首先不能只重职业而轻德育,要知道,要成人才能成事其次文化教育和职业教育想结合,现在有些职业教育太过轻视文化学习,导致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的缺失再次要加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充分与市场相结合

中国职业教育经历了哪些变革

4,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是怎样发展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职业教育作为战后经济重建的一部分,受到极大的重视。德国从健全职业教育法规体系入手,将职教与普教相结合,多形式完备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双元制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指导,进一步促进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健全职业教育法规体系,以法令形式保证职业教育的实施。1871年,德国宪法就将职业教育定为义务教育。它规定18岁以前完成普通教育而未进高级中学就学的青年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战后的有关各项条款一般是以前法定内容大重申或修订。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的发展及科技进步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使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经济走向市场,依法发展,联邦德国颁布了十多项有关职业教育的法令,如《职业教育法》、《职业促进法》、《实践训练师资规格条例》、《手工业学徒结业考试条例》等。其中1969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是最基本、最权威的法规。它对当今社会条件下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企业培训条件作了详尽的要求;对承认的13类约450个专业(工种)作了具体规定;对社会参与与监督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同时,对各类职业训练制度、组织、期限和考试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野对原则教育研究工作作出了决定。依法发展,违法必究,法规体系的健全为职业教育体系的形成和良性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多形式完备职业教育体系。战后,德国又建立了职业补习学校、继续进修学校等,组成了德国第二条教育途径,使德国职业教育具体实施形式多样。仅教育机构而言。它既有普通职业教育机构,也有训练残疾青少年的特殊职业学校,几乎社会上所有职业人才都可在相应的职业学校中得到培训。现有450个职业可培训后获得合格证书。就培训时间而言,有全日制、部分时间制;有白天授课也有夜间授课、函授等。修业年限1—4年不等,招生条件各异,办学既有私立的、公立的,也有企业单位独办的和企业联合办的。这种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德国培训各级各类职业人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三、建立“双元制培训体系”。德国建立有职前与职后教育相结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有为适龄青年接受职业教育的学校,也有为在业人员进修提高的学校。它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衔接,成为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网络,为广大适龄青年和就业人员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教育和进修提高的机会。为充分调动企业界的积极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积极性,德国采取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各行各业都来办职业教育,广开了办学渠道,促进了配套的职业教育网的形成。由于职业培训与就业制度相结合,培训与直接的生产过程密切结合,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人员条件,这样就节省了学校单独承担职业训练的情况下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学徒在训练过程中可以直接参加物质生产过程,既可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又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从而也可以改善本身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四、建立职教与普教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战后德国,职业教育并不是从职业学校才开始的,而是在中学就开始了职业预备教育。有了中学的预备阶段,职业教育不是突然进入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便于学生自然过渡。同时,又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联系更紧密,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战前,德国实科学校的毕业生都直接就业。战后,由于普及义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有关法令规定,实科学校逐渐变为进入职业教育的一种预备教育阶段。后来又增加了主要学校作为职业预备教育。1969年设立的专科高中是专为进入职业教育而又想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创办的。后来设的职业完全中学也是如此,这两类学校的设立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的沟通。 五、建立系统的职业指导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在小学后定向分流,及在后来选择培训工种中作出比较适合的选择,德国各州相继成立了职业指导总局。德国的职业指导,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考虑学生适合上哪类中学。然后,经过两年的观察、定向,确定究竟上哪类中学。在中学里,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到9或10年级最后决定培训工种。这样经历6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和家长反复了解扩大视野,比较主动和灵活地确定将来从事的工作。时间是充裕的,指导也很系统。正是由于其完备的指导系统及良好的指导工作,才使得德国职业教育运行至今仍广受人们的欢迎。
二战后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如下:和英国一样德国职业教育最早可追溯至中世纪早期的行会制度。当时,在手工业部门的某些行业中出现了以师傅带学徒,从学徒到帮工,最后成为师傅的学艺方式。到了中世纪后期,这一早期意义上的职业培训方式便流行了下来。一、校外职业培训史校外职业培训主要指学徒培训。源于中世纪,其最早的史证是1192年科隆旋工规章。在中世纪以及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学徒训练主要集中于手工业部门。二、学校职业教育史最早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学校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宗教界与实业界一起举办的星期日学校。到了18世纪,在启蒙运动和重商主义影响下,建立了实科学校、商业学校和各种职业专科学校。

文章TAG:职业  职业教育  教育  发展  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