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课堂教学遵循哪些原则

新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主动性原则: 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与主动发展.高中新课程方案,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达到高中成就水平的前提下,通过课程的设计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个性化的学习过程提供了尽可能大的空间.2、 生活性原则:要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要改变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强调与学生生活世界的密切结合,3、 人格养育原则:要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境界.当前教学论思维局限性的最突出表现,4、 主体性原则:要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的最终结果,不在教师“教”得如何,而在于学生“学”得如何.

课堂教学遵循哪些原则

2,教学原则有哪些

现阶段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原则主要有: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4)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个原则又称系统性原则。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7)可接受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8)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教学原则有哪些

3,老师有没有原则

当好老师的基本原则是对待学生要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好恶,面对着教室里四五十名学生,自然有自己心中的最爱。平时课上,只是那几个活跃、成绩好的学生备受关注,其他学生好像都被遗忘了。但是,事实让老师们意识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心中千万不要对学生有框框,要给予学生机会,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所长,都可能在某一方面做得最优秀。 什么是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一点“爱无差等”,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平等对待。第二,理解多样,尊重个性,不要“用一把尺子量尽天下所有学生”。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的才华表现在不同方面。他们都渴望得到关注,渴望得到承认,渴望展示自己。你就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成就可塑之才。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在尽量多地转化学生的同时,首先得学会自保。 说起这自保,真是太重要了。有一些老师因为不懂这个道理,而丢了饭碗。举个例子,诸位身边有没有被学生或者家长联名投诉赶下讲台的教师,好像这并不是很罕见吧。说起来,虽然教师与学生是冤家对头,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关系处理得很好啊。可见,教师要自保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真正要自保得很好,也不是那么容易。 对一名新教师而言,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是自保的一条途径。因为新教师还不太懂教育的规律,与学生太近,很容易为学生所伤。这就好像与敌人作战,如果敌强我弱,那还是与敌人离得远一点比较好。与学生保持距离,可以弥补新教师经验的不足,因为离学生太近,被学生一眼就看出虚实,从此对你没大没小,甚至称兄道弟,这教师的威信可就一点都没有了。 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是绝对不会让学生靠得很近的。学生对他们可谓既敬且怕,一些平日里不苟言笑对学生冷若冰霜的教师偶尔露出一点笑脸,学生会觉得特别温暖,作文里都会写上。而新教师即使对学生笑得再灿烂,学生可能还不一定买账。 那么是不是教师就必须与学生保持距离呢?非也。譬如像李镇西博士这样的教育家,他与学生的关系就很近,但是学生也很尊重他。为什么呢?因为李镇西有个人魅力。关羽关云长可以单刀赴宴,全身而退,我们这等虾兵蟹将就别逞这个能了,否则便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师生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战壕,教师可籍以藏身,一旦消除这个距离,那就是与学生短兵相接了,这个时候其他武器就没有用了,就得靠教师的真功夫了。 当然有时为了教育的需要,教师可能必须与学生“亲密接触”。遇到一些特殊的学生个案,离得远远地教育可能就像隔靴搔痒一般没什么效果,这时候就需要“近身战斗”----走进学生内心世界。走进学生内心教师首先得敞开自己的心灵,需要老师有很高的技巧。以后我们会谈到这种方法,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战法”了,但是在敞开心扉的过程中自保的原则是不会变的。学生思想工作能做则做,不能做就罢手,千万不能硬来,最终把自己搭进去。 接下来不能不提身教,身教也是自保的重要途径。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可不像我们小的时候那么普遍的和蔼可亲了,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很强,对于教师和学校的一些不好的做法,一些家长会选择投诉。一些平时言谈举止比较随便的教师,可能他觉得自己也就是不拘小节,但实际容易被别人抓住小辫子,真要被投诉了,也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没啥说的。 这个问题不展开谈了,实际上大伙儿都很明白,古人就讲为人师表,这也是教师这门职业的特殊性,既然选择了做老师,又想继续做下去,就得注意自己的言行。你要真是放荡不羁,那么还是去做艺术家吧,做教师真不合适。 只有先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只有你自己先做好了才能教育学生去做。比如说,我们教育学生读书先做人,我们自己得会做人,而且得做给学生看;再比如,要是你自己整天带着耳机改作业看书,那么就别去勒令学生写作业不准听音乐,否则,你要是强制执行下去,你自己会被这个规定所伤。 自保得比较好的老师通常都是有一些“绝活”的。教师如果学识比较渊博,学生总是很崇拜的。一个数学教师如果总是算错或者做不出学生问的问题的话,赶紧回家买几本习题集狂做,事实上,数学教师之所以不太爱写文章其原因就在于数学老师的大部分课余时间都花在做题上了!语文教师如果自己觉得写作水平尚可,大可以“下水”与学生同游,如果能够有文章发表在报刊杂志上最好,这样学生跟你学也更有信心。英语教师如果说一口流利标准的美语,那基本就高枕无忧了,学生会跟别的班的学生吹,我们英语老师,那英语说的,比美国人还标准! 除了在专业上能镇住学生之外,教师的幽默感也是学生很看重的。幽默的教师通常都很受学生的欢迎。其实,不仅学生欢迎,人民群众都喜欢幽默的人。学生每天读书也挺累的,碰到一个上课乏味的教师确实没劲,如果这教师还经常骂人,不逆反才怪。所以,既然学生喜欢有幽默感的教师,我们就努力培养一下自己的幽默细胞吧。 如果你幽默感实在太差,还有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很好,简单易行,就是多参加体育活动。要知道,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喜欢体育的,爱屋及乌,他们对于喜欢体育的教师也是特别有好感的。所以,如果你乒乓球打得好,不妨露两手,绝对能让学生崇拜你!经常参加学生的体育活动是教师自保的一个良方。 真正懂得自保的教师是不会做体罚学生这样的傻事的,咱首先得懂法,青少年保护法也好,教育法也好,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如果不明白最好回去研究研究先。你说你一腔热血为教育,你说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可是最后人家给你告上法庭,你这教师也未免做得太失败了,不能怪别人,只能怪自己,要是真在战场上,最先被消灭的,不是像你这样有勇无谋的人又会是谁呢? 真正懂得自保的老师,会非常重视师生关系。这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根本。有时为了解决一件事情,而把师生关系破坏了,是非常的得不偿失的。为了师生关系,改忍的要忍一忍,该让的要让一让,这是自保的需要,也是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的需要。 学生当面与你顶撞怎么办?你感觉到全班学生内心反抗情绪很激烈怎么办?这个时候千万要记住这个原则:自保是第一位的。先估量估量,实在不行,先避其锋芒,日后再慢慢图之。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什么是上计呢?原来这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保存实力的最好办法。现在的撤退是为了将来大踏步的前进,现在的自保是为了将来更大的发力。 有诗为证:胆大心细好,足智多谋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的看法
老师的原则是因个人而定的。 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决定着一个人的原则,这跟职业应该没有什么关系,不过,既然是人类的心灵工程师,我想应该为了自己的形象而保持一些原则的。

老师有没有原则

4,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有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该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参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而导致教学决策的错误。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一概而论。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为了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必须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综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的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但同时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的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3.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及时的,具体的启发性的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4.科学性原则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教与学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认真编制、预试、修订评价工具;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而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主观判断。5.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因此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拓展资料: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二、教学评价的作用1.诊断作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2.激励作用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3.调节作用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所规定的目标,这就是评价所发挥的调节作用。4.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教学评价的原则有四个,分别是: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指导性原则。(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因为进行教学评价,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定。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 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并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这就要求要以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二)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三)整体性原则教学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定,防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 贯彻整体性原则,一是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二是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三是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四)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贯彻指导性原则,一是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信息反馈及时;三是要重视形成性评价,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四是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 扩展资料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原则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因为进行教学评价,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定。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并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这就要求要以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2.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3.整体性原则教学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定,防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贯彻整体性原则,一是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二是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三是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4.指导性原则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贯彻指导性原则,一是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信息反馈及时;三是要重视形成性评价,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四是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扩展资料:所谓的教学评价是指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除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外,有不少教学模式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音乐教学评价原则有以下五个原则性:1.方向性原则 这是音乐教学评价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它要求在对音乐教学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具体说,要看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面向个别尖子;要看音乐教学实施的是基本素质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或专业技术教育;要看音乐教育是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还是扼杀了学生的发展潜能。 2.全面性原则 音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音乐教学的成果是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因此,评价音乐教学也必须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反映在教学对象上,要看教学成果是否具有普遍性,即是否真正使每一个教育对象都得到了发展;反映在教学内容上,要看是否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音乐知识等各方面取得成果;反映在教学方法上,要看教师是否能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正确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反映在教学途径上,则要求对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进行全面衡量;反映在学生的音乐发展上,要看态度是否积极,兴趣是否浓厚,感受、表现、创作音乐的能力等各方面是否都取得了进步;反映在评价信息的来源上,要求不仅从教师、学生方面搜集信息,而且还要从领导、同行以及家长方面搜集信息。 3.鼓励性原则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是搞好音乐教育的重要前提,这既关系到整个音乐教育的成败,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能否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而学生音乐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首先离不开别人对他的鼓励,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学生音乐成就评价时,特别要注意无论是评价的方式还是评价结果的描述,都必须是激励性的而非打击性的,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4.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就是把评价贯穿在教学始终,参与学习音乐活动及其评价的过程比音乐学习所获得的结果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愉悦和满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参与评价的情境,进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评价习惯及全面的审美评价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5.情感性原则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生对它的掌握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上,这是一种感性层面的东西。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鉴赏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通过音乐来考查学生对音乐本身的情感体验,而不能从零散、孤立的音乐知识出发,来考查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教师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学习成绩,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也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水平不高,理论探讨不深入,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也相当落后。可以说,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统一标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制度,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符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的行为往往被人们认为是错误的,而一些违背中小学音乐教学规律、与素质教育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则往往又被人们加以肯定并推广。因此,认真探讨并建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标准,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健康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标准,首先必须确立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评价原则。
整体性原则,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防止突出一点、不及其余。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此外还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指导性原则,贯彻指导性原则,首先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及时反馈信息;此外要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以便及时矫正;最后,对学生或教师的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注意发扬优势,克服不足。客观性原则,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此外还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依据。发展性原则,教学评价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拓展资料:教学评价是一个真实性评价工具,它是对学生的作品、成果、成长记录袋或者表现进行评价或者等级评定的一套标准。同时也是一个有效的教学工具,是连接教学与评价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 我国教育专家朱智庭教授将评价量规定义为“一种结构性的等级量化评价工具”。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量表评价法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中最常采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确定好需要进行评价的指标,并给出评价的等级,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对照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逐项给出相应的等级评定。课堂教学评价能够达到不同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是由评价目标和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来实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评价目标和要求是评价的起点,不同的评价目标,其评价体系的架构内容也截然不同。如,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否完整,那么评价体系的重点将会在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上;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了解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那么评价体系中关注更多的将是有关互动的环节。评价目的实际上体现了课堂教学评价本身的导向作用,即期望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把教学活动引入某个方面,或者在教学评价中体现某种新的思维和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种评价标准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在前面曾提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是一些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课堂教学前、中、后所采用的预备性测验(不管是课堂教学进行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准备情况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在形成相应认知、情感等教学目标时应有的心理和行为表现的评价,还是课堂教学之后主要通过作业、考试等来进行的评价).这些评价都是一种量化的评价。而我们这里提到的效果评价主要是一种质性的评价方式,即评价者或者教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反思来获得相应的评价结论。
教学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原则,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给与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要发挥教学评价的积极功能,就需要遵循以下教学评价原则。  1.客观性原则。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坚持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主观臆断,或掺杂个人情绪。  2.科学性与可行性统一原则。科学性是指教学评价应按照教学评价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办事,以科学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尺度,以评价信息为依据,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技术,对评价对象进行实事求是的价值判断。可行性是指评价的指标体系以及方法技术要尽可能简便易行,教学评价程序要便于实施和操作。  3.主体性原则。进行教学评价时,承认评价对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评价活动。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评价对象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他们既要被他人评价,同时又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价值判断。  4.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制定,以及评价方法与评价程序的选取,都应考虑这种差异,要灵活对待。在教学评价中,既要贯彻一致性原则,又要贯彻灵活性原则,将两者统一起来。  5.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定期性评价是指定期进行的教学评价,如期末评价,年终评价。经常性评价是指不间断地进行的教学评价,如每天进行的教学检查和评定。为了确保教学评价的功能得以实现,切忌突击性检查。  6.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只有定性评价而没有充分的定量工作做基础,定性评价会给人过多的模糊感觉。所以,需要有定量评价作为补充,即应该有尽可能详尽的原始数据以及对数据的统计处理。同时,因为教学活动中有许多因素是无法用数字表达的,所以也要注意用定性评价弥补定量评价的不足。

文章TAG:教师  八大  原则  课堂  教师的八大原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