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实施义务教育

就是把小孩和教师按比例混合,置于封闭教室内,以课本为催化剂,每周反应5天,。 最后生成一堆废物。。。。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记律的社会

如何实施义务教育

2,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

一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陕西省西安市将学生素质基本要求纳入中招考试,宝鸡市实施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福建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涌现出了厦门市“校本作业”、泉州“分层递进有效教学”等经验。  二是鼓励学校特色发展。江苏、海南、江西等强化学校文化建设,鼓励学校因地制宜形成特色品牌,实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三是建立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上海市实施“绿色指标”评价、新疆开展双语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等,进一步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引导学校树立教育质量正确导向。
为了加强小学初中教育衔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因此,从本质上说,义务教育学区制是以义务教育学区为依托,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对口升学、加强小初衔接、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重点就是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对口升学,也就是划片招生。即小学毕业生进入哪所初中读书实行对口直升。可以一对一,也可以多对一。

如何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

3,学区调整有什么好的措施

为了适应大同市城市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方便学生的就近入学,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城区学校学区划分及调整提出如下办法。一、指导思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学区划分及调整办法,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西省实施〈义务教育法〉办法》和《大同市市直义务教育学校学区调整及办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指针,立足于我区旧城改造、古城保护和学校布局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学校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二、划分原则(一)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通过考试招收新生,所有学生都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均需免试就近入学。(二)新旧学区兼顾的原则。主要指现已搬迁新址学校的秋季招生,原学区保留一年,新旧学区同时招生,原学区内的学生今年仍可按旧学区入学,也可按新划分的学区就近入学。(三)房户兼顾,以住为主的原则。即学生具有城区户籍,并能提供学区内的正式房产手续、新建小区购房手续(正式竣工验收的房屋)或拆迁安置手续,均可按学区入学。(四)动态规划的原则。鉴于学校迁建和居民搬迁安置尚未完成,今年的学区划分为过渡性划分,待新学校建设完成后,再根据居民实际入住和生源变化情况逐年微调,最终使学区划分趋于稳定和合理。三、调整范围对已搬迁和撤并学校的原学区就近划归。原1校的学区重新划归6校;原8校的学区就近划归24校;原10校、11校、13校的学区就近划归9校;原26校的学区就近划归49校;原36校的学区就近划归8校。原14校学区就近划归6校;原18校学区就近划归6校、32校和39校,原则上2013年秋季执行,可参照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小学学区调整(二)。对已搬迁新址和即将搬迁学校的学区进行了划分。1校、8校、10校、11校、14校、14校龙园校区、18校、18校太阳城校区、35校、43校、机车一校。对相邻学校的学区界线和范围进一步明确。对近年来的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划归学区范围之内。四、2012年秋季招生报名相关事宜(一)招生对象为06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年满六周岁且具有城区居民户籍或具有“三证”(流出地乡政府出具的夫妻双方外出务工证明或与务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流出地县级计生部门出具的符合计划生育证明;现居住地***签发的《暂住证》或本地的房产证明)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二)2012年8月17日——19日全区学校统一招生。(三)适龄入学儿童应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携带户籍证明、房产证明和其他相关证件登记报名。(四)学校要在招生前张贴公告,明确报名时间、招生对象、学区范围及所需证件。(五)学校招生继续坚持以房为主的原则,学生入学需具有城区户籍和学区内的正式房产手续、新建小区购房手续(正式竣工验收的房屋)或拆迁安置手续。(六)由于十八校太阳城校区尚未开工建设,现将其学区暂时划归十四校龙园校区。待其建成使用后,再按现划分的学区招生。(七)凡符合“三证”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需在我区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区教育局协调安排,尽量满足其就近入学需求。(八)拆迁未安置户子女需在暂住地就近入学的,由区教育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九)学校招生必须严格按照本次学区规划的范围进行,严禁跨学区招生。

学区调整有什么好的措施

4,成都市武侯区出台提高城郊小学办学水平的实施办法内容

关于成都市武侯区“捆绑式”教育的调查 “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格局,让乡下孩子享受到城市教育?”从2003年7月起,成都市武侯区12所城区小学与12所农村小学间实施一对一的“捆绑教育”模式,在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和谐发展上取得了实效,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认为,武侯区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城乡教育同步发展的区县。 整合资源,捆绑发展 2003年7月,武侯区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属四个乡(镇)管理的18所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教育行政部门直管,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行政管理权由乡(镇)向区的转移。 同年10月,区教育局又出台了《提高城郊小学办学水平的实施办法》,率先将区内的12所城郊小学与城区部分品牌小学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体制,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规定,城区学校承担帮扶责任,在人、财、物等方面只能加强农村学校。通过“捆绑”,实现了城乡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统一调配。 在投入方面,武侯区设立了专项辅助经费,用于城郊学校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为12所村小新建、维修校舍和添置教学设备。城区学校在物资和资金上给予对口城郊学校以很大的支持。玉林小学、棕北小学、凉水井小学等都拿出了部分自筹经费帮扶农村小学。玉林小学一年多来对太平小学的投入超过40万元,几乎是这所学校前10年投入的总和。 在人事管理方面,实施干部与城郊学校的干部双向流动法——任命12所城区小学校长为捆绑城郊小学校长、原城郊小学校长为对应城区小学的副校长,主持城郊小学日常工作。并选23名优秀中层干部和教师作为校长助理,到城郊学校主持或协助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城乡小学教师互派、交流、学习计划,促使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向城郊学校流动,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推动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与此同时,武侯区将原来对每个学校的单个考核改为对共同体的考核,对城乡捆绑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体考核评估”的新办法,重点考评农村学校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全区学校的排名和奖励标准。 优势互补,实现多赢 捆绑一年多,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资金投入相当于以前五年投入的总和。仅2004年,全区教育总投入达1.8个亿。其中,财政核拨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提高了25%,另有2150万元专款用于改善城郊学校的基础设施。目前,区内城郊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此同时,城郊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各自教育特色: 永兴小学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结合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翻开家乡这本书》,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案例一等奖,学校的曾宝蓉老师还代表学校在上海“第二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际研讨会”上,向全国各省市学校作了经验介绍; 红牌楼小学以礼仪特色为突破口,以修身养性为过程,以自律立德为目标,以和谐共处为最高境界,通过“常规礼仪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固化礼仪”、“礼仪课本剧深化礼仪”等六种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礼育人”的鲜明特色; 机投小学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成为成都市第一所乡?穴镇?雪地区的“成都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新苗小学依托科技教育优势,实现全省第一次远程网络互动教学。 城郊整体教育实力进一步提高,12所城郊小学毕业率稳定在99%以上,部分学科教学成绩接近城区学校水平。由于城郊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居环境以及投资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大大拓展了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目前,武侯区已接纳15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在小学就读,约占该区在读小学生的50%。 捆绑是手段,不是目的 近日,中央教科所在地方设立的首个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正式落户成都武侯。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说:“四川是人口大省,成都是教育强市,实施教育城乡一体化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如今,武侯区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武侯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已经是一种现实、一种行为、一种创新、一种榜样,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四川特点和成都特性的武侯模式。” 武侯区教育局局长雷福民认为,在看到这种“捆绑式”模式具有一定推广借鉴意义之外,也应该直面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他认为,随着农民工子女进城不断增多,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压力明显增大,部分学校学生数量过多,有的班超过70人,对教学环境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捆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其根本之道在于新建学校、扩大规模,增配师资。同时,一些城区学校规模偏小,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征地。雷福民认为,“捆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城乡学校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松绑”。 据了解,武侯区将大力加强城郊学校建设,拟在2006年前新建小学6所、中学2所,从根本上提升城郊学校的办学水平,让城郊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到2007年,在城郊地区新建小学19所,新增学位2.3万个;新建中学6所,新增学位约1.3万个。到2012年,再新建小学8所、中学4所,使全区中小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据悉,该区去年教育投入超过了1.8亿元,实现了小学生生均经费2581元、中学生生均经费4214元,今年,武侯区将继续对城郊学校实施倾斜,确保城郊学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文章TAG:义务  义务教育  教育  教育改革  义务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