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建设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安排上体现与职业岗位对接、中高职衔接,理论知识够用,职业能力适应岗位要求和个人发展要求;在教学条件要求上,规定了开办本专业应具备的师资、教学设施等基本条件。

如何建设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

2,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随着人们对新课程观的理解,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 从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来看,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机械训练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就必须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课程资源,为实施新课程提供环境。 课程资源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由于学校教育体系的封闭性,资源拥有者缺乏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不了解学生需求和教育规律,造成各种校外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专家认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 当前,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育发展服务。学生应该成为课程资源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应该围绕学生的学习,引导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同时,教师还应当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次价值,提高利用率。 生物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光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的渴求,生物科普期刊和书籍则是扩大知识面的主要源泉。因此,生物课程除了利用校内的生物实验室,还应当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学校应当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图书结构,改变服务方式,为学生服务。同时还可以广泛利用动植物标本馆、动物园、植物园、科研机构、良种站、养殖场、实验田等,自然保护区能够完整地保存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生物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广阔的自然界更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课程资源的拥有者应当提高为社会、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应当建立一套社会广泛参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运行机制。全社会都应当树立为学校教育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各类社会资源只有与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课程与学生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其更大的功能与价值。

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利用

3,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新课程改革有一个比较突出的地方,就是非常强调教师的课程意识,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有句话我们经常挂在嘴边:教师要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被动的执行者,不再是拿着课本照本宣科,而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可是,“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罢,好歹要有本书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跟其他课程不同,没有“课本”,没有“教参”,虽然各地陆续开发了一些“课程资源包”,但这只是教师组织教学时的一种辅助性的参考资料,跟“课本”不是一回事。课本课本,“课之根本”,没有了课本,就好比红楼梦里的宝二爷失了通灵宝玉,简直是丢了命根子。两手空空,两眼发蒙,心里扑腾。可怎么办呢?办法只有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要增强课程意识,学会主动的开发资源。过去有首歌,“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在战争中获取战略资源。综合实践活动也是一样,没有人把现成的课程资源呈现给我们,我们只能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中,逐步的开发、利用和积累课程资源。 一. 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简言之,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背景和条件。我们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资源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和来源,比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和方法等等;条件性资源是课程实施所必须的一些条件,比如我们上体育课需要操场、球场,这些设施、设备和环境,属于条件性课程资源。当然,现实生活中这两者很难截然分清,有很多课程资源既包含着课程的素材,也包含着课程的条件,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互联网络等等。 也有人把它划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既可以是教师、领导和学生,也可以是社会人士。物质资源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包括各种文化知识、各种文化制度、文化遗产、风土人情等等,比如案例“走近端午节”,就侧重于文化资源的开发。照这么一说,课程资源是包罗万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干吗还要发愁没有课程资源呢?不要忘了,这些资源之所以能够称为课程资源,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应用于教学,为我们所用,成为课程的要素。如果没有被我们所应用,这些资源只是潜在的课程资源,或者说,广义的课程资源。有人说过一句话,世界上不是没有美,是我们缺乏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的道理,我们不是没有课程资源,是我们需要发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课程的能力。那么,如何把潜在的课程资源变为现实的课程资源呢? 二. 有针对性的开发课程资源 当前,很多学校和教师过分依赖文本性课程资源,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时,往往把各类资源包、学生用书和指导用书等文本性课程资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形成了教综合实践活动,以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怪圈。坦率的讲,如果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摆脱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模式,这样的课程就没有什么开设的意义了。各地陆续开发的课程资源包,质量是参差不齐的,有的编写比较平庸,有的集中了当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开发的教学案例,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和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肯定是必要的,但人家的东西毕竟是人家的,不一定适合于我们。我们要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立足于本地实际,突出地区和学校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发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各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校特色,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如湖南省长沙市国防科大附小是一所子弟学校,他们所在社区的国防科技大学是一所全军乃至全国的一流的高科技学府。在这个社区里,有很多科技场馆,学校就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引导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了“走进高科技”的主题活动。 长沙市清水塘小学与长沙市博物馆比邻,走到这里就会发现街道两旁的店铺装潢都是古色古香的,经营项目也都以古董、文化艺术品为主,清水塘路也被成为“文物一条街”。学校就利用这个优势,开展了《走进文物一条街》主题活动,充分利用了学校所在的社区环境。 有的老师说,我们农村学校可没有这么好的福气。其实在课程资源方面来说,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有农村的特点。城市的高楼大厦是课程资源,农村的小桥流水也是课程资源。我国的各地经济结构多样化,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自然环境也千差万别,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在课程资源的开放上各有其优势。农村学校不应该妄自菲薄,应该立足于农村特色,开发自己的课程资源。转载
1万以上或2万以上

如何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4,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顾名思义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综合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和教学效率,也为创造有活力课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 明确学科和目标 教师在使用资源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科的特殊性以及这节课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容易被唤醒的,如果他们的学习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只要作用于儿童的心理,就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达到学生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信息技术最可能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比较大可能性和比较好的视听觉效果。 二、 尊重学生,共享资源 备课是一件比较繁琐的事情,上课前就要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而课堂上的使用仅仅只需要几分钟。如何使收集到资料能够有效运用呢?我是这样做的:课前让学生认真预习,要求找出概念、定义,读熟例题,可以参考相关辅导资料,有疑问的、有不同见解的地方在书上做出标记。每节课开始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借此检查学生的课前阅读情况,在学生阅读时我来回巡视,督促每一位学生认真阅读分析,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要学习内容的预习情况。这样做,大致了解了学生对数学概念、定义、应用题理解程度,还知道了学生在哪些方面比较困难,灵活调整教学的侧重点。而让学生参与到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提高了我所准备的资料的时效性,也促使我更加精心地去把握住教材与学生。从我自身来讲,我在备课、上课、与学生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大程度的提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渴望从多方面去主动获取学习信息,并且在教学流程中地位是与老师平等的,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在学习中,学得积极、有趣,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为自主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 灵活运用,注重生成 当我们手中拥有了大量的资源,就要合理灵活地利用这些资源,首先,我们资源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教学重点,降低教学难点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当学生只找到两种计算方法的时候,我用课件将长方形四条边分解,同时动画演示了拼图与组合,学生豁然开朗,而且一气呵成,找到了所有可以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办法,而且能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进行解释。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管运用什么方法,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所以,我们在选择资源的同时,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情况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资源的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如何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呢?一、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材资源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首先通过研究和分析、理解和掌握新教材的编写意图。 1、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谓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从信息论的角度说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这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内容,通常称之为教材的难点。教学难点要根据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来确定。难点有时和重点是一致的。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3、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教学中往往还要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更细致的安排。有时一部分知识可能有不同的教学顺序:这时教师就要考虑哪种顺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哪种顺序更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哪种顺序教学效果更好。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大都同教师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封闭的例题、习题作为学习材料。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要把静态的知识内容结构转化为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积极主动、有效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知识的呈现上,应由静态封闭变为师生共同探究,在动态中生成。4、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教育资源。教学时,教师应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和习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其它教学资源鲜明的课程意识拒斥“圣经”式的教材观,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任何课程实施,都需要利用和开发大量的课程资源。1、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2、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区、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数学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由于新教材内容大多与生活、生产结合十分紧密,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社区,掌握翔实的材料,确凿的数据。3、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已经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从现有的教学资源出发,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冷落了课本,开发教学资源不要只图热闹。对教材的处理,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

文章TAG:职业  职业教育  教育  如何  职业教育如何开发课程资源  
下一篇